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林宛瑄老師】|與非人談戀愛就不會有婆婆:韓劇中的性別關係與非典戀情

主講人∣ 林宛瑄老師
講題∣ 與非人談戀愛就不會有婆婆:韓劇中的性別關係與非典戀情
主持人∣ 黃宗潔老師
日期∣ 2024.12.11


【演講紀錄∣鄭淮方】

林宛瑄老師表示韓劇在日據熱潮之後,更加擴展觀劇的年齡層。日劇的愛情思索生命哲理、情感內斂,容易引起青年的共鳴,韓劇的愛情在則在愛意的表現上更加明確、坦率,對於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較容易進入到劇情當中,並且題材的選擇更加多變。例如《大長今》、《大王四神記》結合韓國飲食、歷史、傳說等在地因素,《魷魚遊戲》將孩童遊戲變成資本主義的殺戮遊戲,《死期將至》則透過反覆重生探討面對死亡恐懼的議題。

老師也提到最初引進台灣的韓劇《藍色生死戀》呈現出的自然景色之美。《藍色生死戀》導演認為影像在劇中其實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愛情題材容易超越國際線,並藉由遠離現代都會,透過自然美景喚起觀眾的情懷。《冬季戀歌》則是模仿日劇《東京愛情故事》的鄉下人到都市打拼、追求理想愛情的故事結構,成功在日本引發大眾迴響。韓劇的進軍海外方式以東南亞和港台為優先,以比日劇更低的授權費用賣給當地電視公司,等到戲劇受到矚目之後,再以二十倍的價格賣給日本,賺取大量的權利金,也將韓國文化逆向輸入給在影視產業發展蓬勃且成熟的日本。

韓劇不像美劇的慾望裸露,但又不同於日劇的慾望隱晦,而是撩撥情慾卻又非直接肉慾。對於中年婦女的觀眾而言,韓劇更能夠讓她們代入劇中角色,成為慾望的主體,甚至是戀愛的主體。但需要注意的是韓劇裡頭仍有暗藏父權的最終外殼,往往只是呈現父權體系下的假象完美景象。畢竟韓國男性在戰後中崇尚軍人氣概,認為男性應具有侵略性、需要扛起經濟支柱,軍國主義融入父權思想與性別意識結構的影響仍不可忽視。

演講的最後談到所謂的「非人類」戀愛題材開啟新型態政治的可能性,以《來自星星的你》、《藍色海洋的傳說》、《德魯納酒店》、《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為例,這些戲劇融入外星人、人魚、鬼怪、虛擬實境的「非人類」戀愛型態,瓦解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婆媳、壽命、社會化、身體等定義。在與「非人類」的戀愛當中,或許我們所處的人類或是社會價值得以重新探索,軟性政治得以發聲,國族政治想像之外能夠產生生活與性別政治上的轉變。


【演講紀錄∣王文郁】

今天主題為探討韓劇的演變及其造成的影響,開場以瓊瑤和中山美穗的離世為引,提及東亞早期流行的愛情劇樣態。

緊接著切入韓劇,《大長今》影響深遠,帶動飲食文化推廣;而《冬季戀歌》和《藍色生死戀》等浪漫愛情劇更在東亞市場上引起巨大的迴響,成功使韓劇逐步取代日劇的影響力。

而後,南韓透過韓劇展現其文化軟實力:南韓脫北者利用氣球空投韓劇和K-pop歌曲,希望影響北韓民眾。此外,韓國觀光業與電視臺合作,推廣韓劇拍攝景點,吸引國際遊客到訪。觀光公社以《冬季戀歌》為契機,設立明星銅像,吸引遊客朝聖。

韓國人對感情毫不掩飾,表達直接。這樣的情感表現形式與內容讓韓劇在國際上引起熱烈反響,吸引了大量粉絲,包括中年婦女。研究者李敏珠也提及,許多西方女性觀眾因對本國性別形象的不滿,選擇前往南韓尋找愛情,韓劇展現的軟性男性氣質吸引觀眾,但也揭示了現實中其實並不存在的期待。

緊接著透過多部劇集分析影集背後的文化意涵。如《太陽的後裔》和《愛的迫降》,展示了男性的爭鬥與脆弱,進一步模糊了傳統的性別角色界限,讓男女雙方都能在情感上獲得支持。此外,韓劇經常探討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戀情,這樣的情節不僅突破了傳統的家庭文化框架,還為情感和慾望提供了新的詮釋:《來自星星的你》和《藍色海洋的傳說》,男主角分別是外星人和人魚,這樣的設定使得戀情不再受到常規家庭觀唸的束縛,同時也反映情感的純粹和獨特性;《全相情人》,涉及人工智慧如何與人類建立情感連結,反映人與數位之間情感的建立及其影響,《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則探討現實與虛擬的界線,在數位世界中的互動進一步凸顯愛與關係的定義。

上述作品突顯當代社會對於愛情、性別角色互動的理解,挑戰觀眾對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傳統看法,也就是說,韓劇不斷挑戰傳統的情感關係及角色定位,提供多種思考情感關係的視角。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