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錄【梁心愉老師】|一本翻譯書的完成——以及幾個幕後故事
主講人∣ 梁心愉老師
講題∣ 一本翻譯書的完成——以及幾個幕後故事
主持人∣ 王若帆同學
日期∣ 2023.11.08
地點∣ 教育學院階梯教室一(C128)
【演講紀錄∣李培瑜】
梁心愉副總編介紹了自己在新經典出版社工作的經驗,以及他所做的翻譯書的流程和一些有意義的經歷。在介紹翻譯書的過程時,他以劉宇昆的《摺紙動物園》為例,談到這位華裔作家將許多華文小說翻譯成英文,同時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擅長短篇小說創作,並擁有律師和AI工程師的身份。他指出,翻譯書的過程有點像劉宇昆在《摺紙動物園》中描述的創作過程,是在重現國外作者的文字。
在台灣,翻譯書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這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在找書的過程中,編輯每天會收到很多書訊,而法蘭克福書展是一個了解主要出版國家作家和新書消息的地方。他強調,得獎對於選擇翻譯書的重要性,並列舉了一些重要的文學獎項,如諾貝爾、曼布克獎、曼布克國際獎、星雲獎、雨果獎等。除了小說外,重要的類型還包括國外名人傳記,如馬斯克、祖克伯的傳記,以及與時事趨勢相關的書籍。
在談到出書的理由時,梁心愉提到,每本書都在賺錢和賠錢之間取得平衡。她分享了簽下《深夜食堂》的例子,強調了他們雖沒有作漫畫的經驗,但也因此沒有受限於漫畫行銷的思維方式,會在每一期都要抓到一個新的角度來介紹,最後大受讀者歡迎。
梁心愉在這場演講中也提到出版社與國外出版方從議價到決定定價的機制、利潤拆分、電子書與有聲書的製作,以及為什麼有些翻譯書會交給多人翻譯──主要是受限於出版合約的年限。梁心愉提到,預付金的高低跟暢銷之間不是等號。另一個例子就是《哈利波特》。這當年也是沒人要的書。村上春樹的作品則是高預付、高銷售。
在翻譯方面,梁心愉提到了一位優秀的譯者需要具備外文能力、中文能力、以及文筆優雅等多重條件。然而,現實中很難找到一位擁有所有條件的譯者。他指出,有時翻譯的品質並非因為譯者水平不佳,而是受到譯者背景的影響,包括語言轉換的難題以及編輯或譯者在文字風格上的難處。在過去,為了確保閱讀的流暢和理解,一些譯者可能會直接刪除整個章節,但現在這種價值觀在改變。梁心愉提到,現在台灣不會接受出版社自行決定刪減原文的作法,除非經過作者同意。他引用了村上春樹的例子,指出即使已經有一本譯本存在,由於十年前的語境不同,可能需要重新翻譯以符合當下的語言習慣。
談到翻譯中的創作成分,梁心愉表示作者有想要表達的內容,而編輯則需要幫助作者思考讀者可能的感受。他強調文學語言的翻譯特別困難,並提到翻譯是否算是一種創作,表示他們盡可能貼近原文,但不過於生硬。
梁心愉提到,在編輯的工作中,主要包括設定書籍的編排格式,例如開本大小、橫排或直排、彩色或黑白等。對外的部分則包括確定書籍的調性,特別是在翻譯文學類書籍中。此外,編輯還需要參與封面設計的過程,並與譯者合作,進行反覆的校稿流程。在準備階段,編輯還需要了解書籍的成本,包括印刷、紙張選擇以及後期加工等。然而,如果首次印刷過於精緻,再版時成本可能會增加,這也是需要考量的難題。此外,對於中文書籍的外譯,同樣需要遵循這樣的流程,但是逆向進行。總的來說,編輯在書籍製作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確保書籍的外觀和內容都達到最佳狀態。
在與譯者的反覆討論中,梁心愉提到了《童年》這本書,該書是一個訪問集,接近作者自傳,由作者的好友進行訪談。由於是訪談內容,句子並不是非常精練,因此初始的譯稿也呈現相同的特點。梁心愉表示她在使用追蹤修訂時標註了很多,譯者提出希望保留一些不那麼精緻、口語的部分,但編輯考慮到讀者的需求,認為讀者會希望看到經過處理的口語表達,最終譯者接受這個觀點並進行修改。
接著提到強納森法蘭岑,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家。在翻譯《修正》這本書時,梁心愉每天都攜帶原文,請懂英文的人解釋一些句子的意思。這本書不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由於作者功力深厚,處理譯稿的過程相當辛苦。書中使用了大量修辭,而譯者宋瑛堂在翻譯時感受到了挑戰。
最後,提到日本小說家平野啟一郎,被譽為三島由紀夫的轉世。由於三島由紀夫的文筆華麗而繞來繞去,翻譯這樣的文學作品時,編輯們面臨著呈現日文的彎彎繞繞或保持原汁原味的難題,需要在保持忠實於原文的同時讓讀者感受到其風味。
在製作《人類世的文學》這本書時,梁心愉提到了校閱上的難題以及封面設計上的考量。他表示在研究論文的封面上,希望加入山海的元素,展現濃厚的人文感,同時避免過於繁複的加工。
另外,他提到了《陽光小姐》的製作過程。這本小說內容輕快,讀起來不太負擔,但同時觸及了原子彈轟炸的歷史事件。在製作封面時,編輯們面臨了一個難題,是將焦點放在原爆還是女性身上。這位女性在封面上是應該穿和服還是洋服呢?最終,編輯們決定將這兩個元素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很不錯的效果。
總的來說,梁心愉在這次的演講中生動地分享了她在新經典出版社的豐富經驗,深入探討了翻譯書籍的製作流程、與譯者的合作互動,以及編輯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透過實例如《童年》、《修正》和《人類世的文學》等書籍的製作過程,讓聽眾了解了翻譯與編輯的挑戰。通過對封面設計的講解,展現了編輯們如何巧妙地在視覺呈現中平衡故事的輕重緩急。透過他的分享,聽眾對於翻譯、編輯、以及書籍製作的種種面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講題∣ 一本翻譯書的完成——以及幾個幕後故事
主持人∣ 王若帆同學
日期∣ 2023.11.08
地點∣ 教育學院階梯教室一(C128)
【演講紀錄∣李培瑜】
梁心愉副總編介紹了自己在新經典出版社工作的經驗,以及他所做的翻譯書的流程和一些有意義的經歷。在介紹翻譯書的過程時,他以劉宇昆的《摺紙動物園》為例,談到這位華裔作家將許多華文小說翻譯成英文,同時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擅長短篇小說創作,並擁有律師和AI工程師的身份。他指出,翻譯書的過程有點像劉宇昆在《摺紙動物園》中描述的創作過程,是在重現國外作者的文字。
在台灣,翻譯書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這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在找書的過程中,編輯每天會收到很多書訊,而法蘭克福書展是一個了解主要出版國家作家和新書消息的地方。他強調,得獎對於選擇翻譯書的重要性,並列舉了一些重要的文學獎項,如諾貝爾、曼布克獎、曼布克國際獎、星雲獎、雨果獎等。除了小說外,重要的類型還包括國外名人傳記,如馬斯克、祖克伯的傳記,以及與時事趨勢相關的書籍。
在談到出書的理由時,梁心愉提到,每本書都在賺錢和賠錢之間取得平衡。她分享了簽下《深夜食堂》的例子,強調了他們雖沒有作漫畫的經驗,但也因此沒有受限於漫畫行銷的思維方式,會在每一期都要抓到一個新的角度來介紹,最後大受讀者歡迎。
梁心愉在這場演講中也提到出版社與國外出版方從議價到決定定價的機制、利潤拆分、電子書與有聲書的製作,以及為什麼有些翻譯書會交給多人翻譯──主要是受限於出版合約的年限。梁心愉提到,預付金的高低跟暢銷之間不是等號。另一個例子就是《哈利波特》。這當年也是沒人要的書。村上春樹的作品則是高預付、高銷售。
在翻譯方面,梁心愉提到了一位優秀的譯者需要具備外文能力、中文能力、以及文筆優雅等多重條件。然而,現實中很難找到一位擁有所有條件的譯者。他指出,有時翻譯的品質並非因為譯者水平不佳,而是受到譯者背景的影響,包括語言轉換的難題以及編輯或譯者在文字風格上的難處。在過去,為了確保閱讀的流暢和理解,一些譯者可能會直接刪除整個章節,但現在這種價值觀在改變。梁心愉提到,現在台灣不會接受出版社自行決定刪減原文的作法,除非經過作者同意。他引用了村上春樹的例子,指出即使已經有一本譯本存在,由於十年前的語境不同,可能需要重新翻譯以符合當下的語言習慣。
談到翻譯中的創作成分,梁心愉表示作者有想要表達的內容,而編輯則需要幫助作者思考讀者可能的感受。他強調文學語言的翻譯特別困難,並提到翻譯是否算是一種創作,表示他們盡可能貼近原文,但不過於生硬。
梁心愉提到,在編輯的工作中,主要包括設定書籍的編排格式,例如開本大小、橫排或直排、彩色或黑白等。對外的部分則包括確定書籍的調性,特別是在翻譯文學類書籍中。此外,編輯還需要參與封面設計的過程,並與譯者合作,進行反覆的校稿流程。在準備階段,編輯還需要了解書籍的成本,包括印刷、紙張選擇以及後期加工等。然而,如果首次印刷過於精緻,再版時成本可能會增加,這也是需要考量的難題。此外,對於中文書籍的外譯,同樣需要遵循這樣的流程,但是逆向進行。總的來說,編輯在書籍製作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確保書籍的外觀和內容都達到最佳狀態。
在與譯者的反覆討論中,梁心愉提到了《童年》這本書,該書是一個訪問集,接近作者自傳,由作者的好友進行訪談。由於是訪談內容,句子並不是非常精練,因此初始的譯稿也呈現相同的特點。梁心愉表示她在使用追蹤修訂時標註了很多,譯者提出希望保留一些不那麼精緻、口語的部分,但編輯考慮到讀者的需求,認為讀者會希望看到經過處理的口語表達,最終譯者接受這個觀點並進行修改。
接著提到強納森法蘭岑,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家。在翻譯《修正》這本書時,梁心愉每天都攜帶原文,請懂英文的人解釋一些句子的意思。這本書不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由於作者功力深厚,處理譯稿的過程相當辛苦。書中使用了大量修辭,而譯者宋瑛堂在翻譯時感受到了挑戰。
最後,提到日本小說家平野啟一郎,被譽為三島由紀夫的轉世。由於三島由紀夫的文筆華麗而繞來繞去,翻譯這樣的文學作品時,編輯們面臨著呈現日文的彎彎繞繞或保持原汁原味的難題,需要在保持忠實於原文的同時讓讀者感受到其風味。
在製作《人類世的文學》這本書時,梁心愉提到了校閱上的難題以及封面設計上的考量。他表示在研究論文的封面上,希望加入山海的元素,展現濃厚的人文感,同時避免過於繁複的加工。
另外,他提到了《陽光小姐》的製作過程。這本小說內容輕快,讀起來不太負擔,但同時觸及了原子彈轟炸的歷史事件。在製作封面時,編輯們面臨了一個難題,是將焦點放在原爆還是女性身上。這位女性在封面上是應該穿和服還是洋服呢?最終,編輯們決定將這兩個元素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很不錯的效果。
總的來說,梁心愉在這次的演講中生動地分享了她在新經典出版社的豐富經驗,深入探討了翻譯書籍的製作流程、與譯者的合作互動,以及編輯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透過實例如《童年》、《修正》和《人類世的文學》等書籍的製作過程,讓聽眾了解了翻譯與編輯的挑戰。通過對封面設計的講解,展現了編輯們如何巧妙地在視覺呈現中平衡故事的輕重緩急。透過他的分享,聽眾對於翻譯、編輯、以及書籍製作的種種面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