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鄭順聰老師】|飲食如何書寫?台味按怎飄撇?

主講人∣ 鄭順聰老師
講題∣ 飲食如何書寫?台味按怎飄撇?
主持人∣ 黃宗潔老師
日期∣ 2023.12.20


【演講紀錄∣何承勳】

台灣飲食文學大概可以分為文雅與豪放兩派,文雅如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和林文月的《飲膳札記》,梁實秋談個人飲食的心得,林文月則是自身就有下廚的經驗;豪放如唐魯孫《天下味》和逯耀東《肚大能容》,兩人寫飲食寫得十分豪邁,同時對於飲食的考究相當嚴謹。2000年後,台灣迎來一波飲食文學的高峰期,許多飲食文學作品出版,如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焦桐《味道福爾摩沙》、徐國能《第九味》、韓良露《台北回味》、李昂《愛吃鬼的華麗冒險》、蔡珠兒《紅燜廚娘》等等。

20年前,人們對於台南府城小吃代表的印象還是擔仔麵、粽子,直到作家王浩一寫台南小吃的專欄《慢食府城》推出,以東西軍比拚的方式介紹台南美食,當時正逢台灣進入周休二日制,人們有更多時候出遊享受美食,連帶讓本書跟著熱銷。

飲食文學也不只有對於美食的文學性書寫,也包括對於地方小吃的田野調查、復原與考究的作品,如陳淑華《彰化小食記》、黃婉玲《府城世家尋味之路》、曹銘宗《吃的台灣史》、陳靜宜《臺味原來如此》、謝仕淵《府城一味》、郭銘哲《雄和味》等等。

飲食文學可以有以下幾種寫法:
1. 外國人視角:以遊客的角度來寫對美食的第一印象。
2. 細部分解:將該美食各部位分別介紹,如米飯、肉、配菜、湯、店家等。
3. 地方風土:該美食與在地的連結、歷史。
4. 列表整理:將所有小吃店家列成表格處理。
5. 差異比較:將兩種類似的小吃交互比較,寫出兩地的差異。
6. 獨特功夫:該美食在製作方法上和其他家有何不同,或是相關人物的故事。
7. 社會議題:該美食和社會的連結,如勞工們工作後餐聚的地點。
8. 文化迷因:該美食在網路文化裡代表什麼迷因?
9. 美學思考:該美食在視覺上有沒有值得玩味之處?
10. 心靈療癒:透過享受美食,在心靈上達到了淨化。
#孤獨的美食家 #深夜廚房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