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蘇偉貞老師】∣島,傲岸而獨立──《沉默之島》與我

主講人∣ 蘇偉貞老師
講題∣ 島,傲岸而獨立──《沉默之島》與我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3.04.20
地點∣ 教育學院小階梯教室

【演講紀錄∣紀湘綸】

整場演講以蘇偉貞2014年的《沉默之島》為核心。整個演講分成約三大部分,分別是八零年代台灣文學環境的探勘概述、援引各藝術領域並聚焦在「分離」、最後是沉默之島創作過程。

蘇偉貞首先談到她認為所謂文學時光,是被磁場所包圍、左右的,她便是其中一個被影響的人。八零年代的文壇可謂黃金時期,有袁瓊瓊、朱天文等至今仍在創作的作家,亦產出很多傑出作品,如袁瓊瓊《自己的天空》、朱天文《小畢的故事》,這些作品中表現出這一批創作者對後世的影響,以及作家不願停在原地停止成長的決心。蘇偉貞引用司馬遷所寫:「三王之道終而不止」,說明這些數十年仍然創作著的作家,就如同天道輪迴,永無停止的一刻。

第二部分蘇偉貞則舉了許多例子,如搖滾教母佩蒂.史密斯的《時光列車》、太宰治書中的「唯有再見才是人生」、波特萊爾的〈致路過的女子〉,說明分離所帶來的美感。因為知道下一刻必須離別,故此刻的相遇才顯得如此美好。而這種告別瞬間的觸動,以及對於「背叛」的書寫成為《沉默之島》的核心符碼。蘇偉貞亦提到作家若想走得長久,就必須不斷跟過去以然成就的自己告別,就像她告別了《陪他一段》,才有可能走到今天。

最後是第三部分,蘇偉貞談早期作品《陪他一段》一直到《沉默之島》,前者書寫的時段剛好橫跨中美建交,故小說中的潛文本隱隱地傳達了被背叛的情緒,這是蘇偉貞在創作時都未發現、而由研究者提出的觀點。而為了寫《沉默之島》,蘇偉貞先後移動到多個島國生活,讓自己處於全然孤寂的陌生環境之下,沉浸於「沉默之島」的氛圍裡。而小說中對於「性」的討論更始於她在香港長洲島的生活環境,沙灘上來來去去的肉體與情慾流動,故以性為核心,其實小說中更包含對於孤獨、離別、缺陷等的討論。蘇偉貞認為藉由這樣的流淌、不確定之抽象本質的追問,才會讓一切趨於完整。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