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吳晟老師、藍祖蔚老師】∣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座談會

主講∣吳晟老師、藍祖蔚老師
講題∣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座談會
主持人∣王君琦老師
日期∣2022/99/22
地點∣東華大學人社一館第一講堂

【演講紀錄∣蕭舜恩】

《他還年輕》是「他們在島嶼寫作」作家紀錄片中的第三系列。主持人王君琦概老師要介紹此片的背景後,請吳晟老師談談此紀錄片的緣起及拍攝脈絡。

吳晟老師說,此片於2017年夏天談妥,秋天拍攝團隊進駐家中。在2019年的拍攝過程中,團隊重訪密西西比河,吳晟老師忘了帶預計要朗誦的詩集,導演從背包中拿出詩集,扉頁竟有作家於2000年的簽書字跡,上頭寫道:合作愉快。「我們這個組合是天生註定。」

老師也談了做為紀錄片被拍攝者的辛苦,過去的影片多半展現被攝者優雅一面,然而這種長期的駐點拍攝,所記錄的就是自己的日常,讓他感到遺憾的是,2018年發生北農事件,打亂家人平常生活的狀態,許多情緒無所掩藏。

藍祖蔚則分享了對此部電影的觀察,以及電影的拍攝方法如何跟詩人創作有所呼應。他以瞎子摸象的比喻,談不同觀者對電影的各異解讀。而吳晟老師覺得遺憾的地方,卻正是藍認為此片最特出之處:跳過歌功頌德,呈現「在寫作」的當下性。並舉例說明詩人對土地的關懷是如何表現在拍攝手法上:

首先是攝影機的架設位置很靠近田地。按理來說攝影機出現後,被攝者會意識到鏡頭的存在,進而產生帶有表演意味的行為。「如何拍出本色」便成為攝影者的挑戰。在這部片中,對土地的親近感透過攝影機的位置來呈現。

再來是拍攝家中場景時,讓觀眾看見廚房有樹,卻不另行解釋。以畫面言說人跟樹自然共生的生活樣態。

在此片中,文學作品以寫、唸、讀的形式多方表現,且是正在進行式。(過去呈現詩人創作都是採取回顧、憶往的角度)拍出詩人如何面對困頓、外界探奇的態度,以及私情與公益的平衡。傷痕之書《北農風雲》的寫作當下被記錄下來,無形中也呈顯這座島嶼上發生了什麼事。

吳晟老師在回應藍祖蔚的觀察時,先追溯自己對這部片的原初想像,種樹的畫面跟預計寫作的種樹書結合,是吳晟老師心目中理想的電影樣貌:「這樣畫面拍起來也很美。」但北農事件發生後完全不一樣。「結果都是鬱悶、沮喪、不慈祥的我,像個老憤青。」

其實片中仍不乏美好畫面,藍祖蔚指出幾個畫面構圖上的巧思,例如導演從房外拍攝窗景,窗景倒映了樹影、窗內則可依稀看見屋內詩人寫作的樣子,把詩人的關切與行動,耕、讀、寫全部整合在一個畫面內。另外,片中的空鏡頭則達到情緒緩和的作用。至於電影出現Robert Burns的Afton water,藍祖蔚說,片裡有彈奏此首音樂的畫面,除了讓觀眾看出夫妻兩人深情連結,人與自然界水體之間的親密也在曲中得見。

接著藍祖蔚詢問吳晟老師,在呈現自己詩作時的語言選擇?是要以國語朗誦,還是台語?過程中如何取捨?吳晟老師表示,寫作時是以華語思考,並沒有想要寫台語詩。平常閱讀都是中文,日常語言卻又大部分是台語,因此寫作時台語語詞會自然流入詩作中,並非刻意。朗誦才是要選擇語言的時候,生活化的詩作,如〈晒穀場〉、〈雨季〉等,用台語唸音韻跟意涵會出來,因此翻譯成台語進行朗誦。〈我不和你談論〉則以國語朗誦。

活動中藍祖蔚特地帶來他年輕時購入的《吾鄉印象》,並分析電影第一個畫面與最後一個畫面,認為首顆鏡頭與跟詩作「古早古早的古早以前/自吾鄉左側綿延而近的山影」有所呼應;最後一個畫面則是跟孫輩一起排樹枝,有枝葉傳承的意味。

主持人王君琦老師則以「有機」概念為此座談會收尾,談論土地時,有機的概念使人得以想像另一種人地關係,因為這部片而誕生、發現的緣分跟互動也是有機。學校當年種下的毛柿如今綠樹成蔭,也許便是這份有機互動最好的見證。

在提問環節,有觀眾分享自己觀影後印象深刻的段落、或是《吾鄉印象》〈序說〉一詩在羅大佑歌曲中產生氣質上的變化的觀察。

也有聽眾對片中出現國光石化、麥寮、愛荷華的畫面,卻並未詳細解釋,提出「紀錄片會需要有解釋的責任嗎?」的疑問。於是吳晟老師回憶自己去愛荷華國際寫作工作坊的時代背景。時值1978台美斷交,所以理論上工作坊已無台灣代表之名額,但聶華苓設法讓台灣、中國同時有代表。吳晟老師便是第一位在這樣的情形下赴美的台灣作家,與艾青、王蒙、香港的李怡同屆。也因為有這樣的背景,所以導演安排了愛荷華的畫面。有興趣的同學可參考端傳媒〈吳晟x張潔平: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種年輕的台灣〉一文。

導演選擇濃縮拍攝最近四五年的事件,也引發觀者好奇:在此之前發生的事件,在這部片裡的呈現較為簡略,身為觀眾要如何去看跟理解?對此兩位與談人者皆認為,一個畫面能講到的事情有限,作家紀錄片的誕生用意,也許是希望觀眾看完電影之後,能多看作家的幾本書,電影是個引子,也是通往作家世界的一個邀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