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胡慕情老師】∣傷害的寫作

主講人∣ 胡慕情老師
講題∣ 傷害的寫作
主持人∣小美(系友)
日期∣ 2022.12.28
地點∣ 人社一館第三講堂

【演講紀錄∣孫文臨】

胡慕情:傷害的寫作 從環境寫入人心

從獨立記者走向商業媒體,從生態環境寫到社會命案。胡慕情從事新聞工作18年,多
次獲得國內各大新聞獎項,寫新聞也寫報導以外的故事,多年累積的採訪經驗累積出
生命的厚度,她說自己是個「寫字的人」,創作好文學作品從來不是她心中的目標,
她寫作時反而是不斷在思考:如何呈現才能達到最好的溝通目的?

胡慕情畢業自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畢業後進入台灣立報擔任記者,起初是跑校園新
聞,後來開始主跑環境運動與社會運動,她說,由於台灣立報是非常少人看的報紙,
因此當時就開始把報導放到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並試著書寫一些新聞以
外的故事。報導有很具體的寫作界線,她在部落格反而才能跳脫報導的框架與限制,
用散文性手法寫記者手記,分享自己對於當日採訪新聞的反思,把作者個人暴露出來
,也發現這樣書寫更有閱讀群眾,她認為,這或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已漸漸對媒體
失去信賴,因此記者現身更能讓人信賴,說故事的寫作手法也更能打動人心,這也讓
她慢慢訓練出不同於其他記者的寫作方式。

胡慕情說,她是台北長大的孩子,小時候的寒暑假會到木柵指南宮與祖父生活,當時
木柵郊山可以看到野生動物,但隨著城市發展,纜車出現、豪宅出現,而郊山的自然
生態環境就漸漸改變了。人們常常被告知經濟發展非常好,但是背後環境付出的代價
一直沒有被好好的釐清,其實環境議題不只是環境,而是包含了聚落變化、產業變遷
、政治算計等等交雜在一起。

2009年發生莫拉克風災,胡慕情自告奮勇在第一時間挺進災區,透過深入災區現場的
調查採訪,發覺這是一個複合性的災害,是天災也是人禍。她特別關注災後重建的問
題,宗教慈善團體慈濟第一時間介入,協助小林村的受災原住民搬遷到山下的永久屋
,但過程卻帶有一種粗暴的施捨與幫助,慈濟透過協助過程傳教、宣揚佛法,但當地
原住民原本多非信奉佛教也沒有吃素的習慣,導致災後重建發生強烈的文化衝突,但
是災民是真的需要這些協助的資源,所以沒辦法說出口,而胡慕情看到這個問題,得
以從同一場災害寫出與其他媒體不同觀點的深度報導。

胡慕情坦言,由於台灣立報的媒體資源有限,報導莫拉克風災的過程非常艱辛,不僅
要借住朋友家,路程還時常受困,因此在該報導後她選擇離開立報,進入公共電視我
們的島團隊,成為電視媒體記者,持續深耕環境議題。他說,電視媒體的為了畫面,
每次採訪都必須進到現場,這讓她更能理解當地環境的氛圍。

胡慕情的報導不會在開頭一百字就告訴讀者事情的重點,而是提供讀者一個情境,讓
讀者可以進入事件當中,而要做到這件事情,就必須要走入現場,跟著居民到實際生
活的地方,跟他們一起生活,更能理解他們與土地依存的關係。走進實地看看他們如
何生活,看看污染的模樣,空氣污染有多臭工廠多吵,這種感受很難透過數據、資料
去轉述,到實地去更能把當地的環境具象化,才能理解事件的細節,而細節就是一切
寫作的基礎,而且去的時間愈長、次數愈多,當地人會更能信任你,願意告訴你的故
事也就更多。

不過,胡慕情也提到,新聞報導者與受訪者的關係非常微妙,某種程度上報導其實是
記者與受訪者共謀出來,想讓讀者看見的東西,而未必就是真實,因為受訪者或許會
對記者有目的有期待,否則他不會把故事交給你,但記者的聆聽也是有責任的,不只
是對受訪者的責任,還有面對讀者、作為媒體的責任,因為記者重點不只限於聆聽苦
痛,更重要的是點出社會與體制的問題,不能對受訪者提供的內容照單全收。


正因為對於每個事件都需要付出更多心力與時間的調查與理解,胡慕情說自己不是那
種可以同時間關注很多事情的記者,而且追蹤一個事件都要關注很多年,唯有拉長時
間才能看出事件的複雜度。而這也讓她在新聞工作中途一度離開媒體,成為一位獨立
記者,透過長時間的訪談與田調,才能寫出《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
而後考量到經濟收入,她短暫回到公共電視工作,但發現環境新聞寫作面臨的瓶頸,
環境新聞需仰賴許多科學調查,但台灣的基礎調查時常不足,因此只能反覆說同樣的
東西而面臨巨大的限制,同時,她從鄭捷案開始對社會案件、思覺失調患者的新聞案
件有莫大的興趣,因此在2018進入鏡周刊擔任採訪組主任,轉換自己的採訪路線,寫
到人心的複雜、殺人犯的生命故事,以及命案背後一連串的問題或誤解。

從生態環境的公害污染,寫到社會命案的人心陰暗。胡慕情說,其實寫作報導是「讓
我成為我」的過程,除了不斷對受訪者提問,也要為自我提問,且愈發尖銳的提問,
才更有辦法漸漸發展出觀點。


【演講紀錄∣楊妙紫】

講者胡慕情老師,曾任台灣立報文字記者、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現任職於鏡週刊文化組採訪主任。講者在自我介紹的環節,說到自己不喜歡用記者、作家介紹自己,她喜歡說自己是一位「寫字的人」。也因為自己想聽別人說屬於他們的故事,便決定成為一名記者。

講者分享自己過去工作的經驗,在擔任記者的過程中,會慎選書寫的個案議題,以避免在採訪過程又照成對方的傷害。講者進一步的述說,田野調查和個案關懷的重要性。講者所出版的書籍《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以苗栗灣寶里為中心主題,親自去當地紀錄抗爭十六年的土地案過程,她同時也關注鄭捷隨機殺人案、臺南醫學生住家縱火案、華山分屍案等案件。雖然想當面採訪當事人,但嘗試訪問的過程並不容易。講者會先以旁聽審判、會面當事人的家人、且多方面的去了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及其背後可能有的原因、經過,在透過對事件的收集資料與瞭解,讓當事人的家人也能信任自己後,才能順利進行議題的訪問。

在走訪田野調查的工作中,採訪受訪者也可能獲得假的資訊,在這樣的情況下,講者表示身為記者,需要具備能夠判別真偽的理性思維。對於台灣社會、環境議題的走訪田調,講者也提及自己曾到香港當地做採訪。講者胡慕情老師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將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傳遞出去,並在過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寫作功力,讓自身追求真相的專業能力能不斷成長。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