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翁文嫻老師】∣ 以「字思維」進入詩美感的世界

主講人∣ 翁文嫻老師
講題∣ 以「字思維」進入詩美感的世界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6.18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紀錄∣黃品瑄】

從「字思維」看詩

講者翁文嫻老師講述以「字思維」來看詩,穿梭投入在字與字之間巧妙結合的關聯性,思考作者使用不同字來闡述場景,體會字跟字的妥貼性。詩人並不是刻意去在那個字句裡寫出那個字,未經雕琢,是淺意識地流露出情感,並將情感的寄託流動出來。講者也比較中文字與英文字字義上的不同。不同於中文字與字之間有相互的意義,英文的字與字之間各自有所指涉,比起中文字更適合反思。但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應該要深深進入詩的每個字之中,才能尋找且講述出詩人真正想要表達的議題,否則也只是在翻譯、說過已經被說過的話語而已。

作家與國內外詩舉例

講者舉例六位作家與哲學家等人關於字思維的相關思考與研究。中國當代作家石虎認為字思維是宇宙中類與類之間發生相撞與相姻,兩山相撞,兩水相容的象象比閣和融化。講及高友工用英文分析中國詩美感經驗與抒情結構,並舉例杜甫的詩,說明詩的意義必須要進入字與字之間才能表現其意涵。法國研究者程抱一的《中國詩話語言研究》中認為中文的語法是放射狀結構,編織出多重交流的渠道,像星星組成星座將恣意融合在一塊。法國哲學家朱利安則是在《勢》一書中討論書法的動態,強調「積極」的字讓字型的活躍可以使字超越靜止的狀態,展現其意涵。莊皮亞李察認為詩並非回應行為,而是走在行為之前,是詩人為了得到字之間產生的幸福而產生。最後舉例詩人波特萊爾,波特萊爾認為名詞、形容詞與動詞的組成讓詩能由三位一體展現深度與動態,以名詞填滿深度,形容詞將意義參滑,並且由動詞攪動其中,使之令人震撼。
  講者也以李白的〈月下獨酌〉、藍波〈洪水之後〉及傑閎格庵的現代詩分析字之間的美感,來強調真誠自己的語言才能寫出詩的本意。李白字字珠璣,與月亮、影子三個角色的拉扯及「醉後各分散」的「醉」字帶來各種釋義上的巧妙。藍波的詩在講者看來並沒有固定答案。藍波使用很多破折號跟奇特的文法,並在前後呼應中帶出洪水與悲傷的相關連。但講者強調,即使詩有所邏輯,也不應該鑽牛角尖在之中,因為如同前面莊皮亞李察所說,詩是走在行為之前的,時間應該留在好好體悟詩而非想找出其指涉。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傑鴻格庵的現代詩。傑閎格庵認為法文太公正,無法表達正在變化的念頭。於是他將法文字一分為二表示自己的意念,穿梭在意念之中。

問答

最後的問答包括需要怎麼樣的閱讀詩、創作詩才能感應跟書寫其流動?講者回應應該找出自己愛的詩,不管好與壞,追蹤下去,探查下去,用心去愛詩,才能感受其流動。一問為詩的形式與內容關係,講者回應形式與內容是一體的,沒有形式就沒有內容。另外提及理論部分,目前教學上都是以外國詩與中國古詩的理論為主,台灣並沒有自己的理論。講者表示台灣應該要創研自己的理論,有自己的思考,而字思維是她提出希望能成為台灣新思考方向的一條線。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