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馬翊航老師】∣ 聲音先於死亡 零雨/瓦歷斯.諾幹/鄭明河/雪維亞.普拉絲

主講人∣馬翊航老師
講題∣聲音先於死亡 零雨/瓦歷斯.諾幹/鄭明河/雪維亞.普拉絲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3.24
地點∣ 人社一館D206

【演講紀錄∣吳宜鈴】

 本次講座邀請作家馬翊航分享詩歌與聲音之間的可能。在一開始他分享自己喜歡的兩個與聲音有關的小故事,分別為希臘神話中的回音女神Echo和他生長的建和部落有一個地圖上沒有標示、只有部落人才知道地方同樣叫做「回音」。前者所講述的是當言語能力被抽空,只剩下回應他人最後一句話的功能,那是一種聲音的被剝奪與詛咒的意涵存在,因此使這故事有了神話性;而後者是因為當地的一顆石頭產生回音,使得牛群暈頭轉向、失去方向感,讓當地牧牛的人處在那個空間會不斷地打轉,讓「回音」在此又呈現出不同的意思。

接著他分享《悲情城市》中產婦分娩時的呻吟與時空的呼應所產生的共時性,交織出個人、家庭乃至國家的歷史記憶。在賈克.阿達利《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中他則提到了音樂與權力關係一樣,涉及了一些和諧與不和諧的再控制,希望能夠生產音樂且透過重複的關係解放出來,產生新的社會關係。另外他也提到許多詩歌作品,如伊夫.博納富瓦〈雪〉、〈鋼琴家〉、〈非展品儲藏室〉,黃璽〈十二個今天〉,談論生命的處境與音樂藝術形式的可支撐與不可支撐;藉由陳千武〈指甲〉與瓦歷斯.諾幹〈霧社(1892-1931)〉則是詩歌的韻律、聲音與歷史的相互碰撞,交織出過往的歷史面貌。

其中,聲音不只是聽見,同時還有說,如何說故事。馬翊航以排灣族作家達德拉凡.伊苞〈田野記情〉為例,當在閱讀原住民文學時,是誰在說話?有誰在說話?敘事者在作品中便不單只是採集素材,也可能是文化乃至於情感上面陪伴者的身分,此時的說話者所面臨的生命時間的消失,亦是面臨時間上特殊的威脅與不安感。

在此次演講中,馬翊航藉由大量的詩歌與文本和我們分享對於聲音的體驗,關於我們自身之於聲音,聲音之於文字,不僅僅是聽與說的關係而已,而無聲、沉默同樣也是一種聲音的可能。因此回到講座開場,如同馬翊航所說,聲音先於死亡之後可以加上更多可能的動詞,可能是聲音先於死亡說出、聲音先於死亡沉默——皆可以沿說出聲音存在的狀態。


【演講紀錄∣梁莉姿】

在是次講座中,馬翊航老師分享了詩歌與聲音的關係。他談到很多時候,個體對聲音獨特而專注的敏感度,不論是人做的、自然的,或與回憶有關,只要會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沉澱成詩的好素材。接著他邀請了同學分享一些生活或過去中可稱為「詩意」的聲音,有同學談到鳥鳴,也有同學談到身體折合的聲音。

除此以外,馬翊航老師也分享了大量與聲音有關的文本,不限於文字,如電影《悲情城市》,也有許多詩歌如黃璽〈十二個今天〉等。馬老師也有談到一些原住民作品如瓦歷斯˙諾幹的〈霧社(1892-1931)〉及達德拉凡˙伊苞的〈田野記情〉等。是次講座中,馬翊航老師以大量文本分享點出,「聲音」不僅是響亮的,也可是無聲、沉默,詩歌如是,如何拿捏抑揚,也是創作者需關注的問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