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錄【沙力浪老師】∣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
主講人∣ 沙力浪老師
講題∣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5.20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紀錄∣孫文臨】
寫出一間石板屋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用文字找回部落的故事
「幼稚的智慧已發芽/笛娜/你的語言灌溉了我/靈魂帶著傳統的弓箭/純潔的血液編織成夢。」這是沙力浪老師多年前寫下的第一首詩〈笛娜的話〉,那時他大學一年級,在離家鄉遙遠的城市修讀中文系,空間和語言都讓他感到陌生,身邊的同學也多是平地漢人,他將心理無處排解的思念化為文字,寫下一個離開部落的青年對Tina(母親)與故鄉母土的告解。
多年後,文字也帶著布農族作家沙力浪走回花蓮縣卓溪鄉Nakahila(中平部落)的家鄉,擔任向陽山屋管理員的他,在山的環抱中寫作,找回了更多部落的故事,他用文字編織頭帶,還要用文字蓋一間石板屋。
從詩到報導文學 向陽山屋管理員耗時六年完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邀請沙力浪回到母校演講.可惜受到疫情影響,5月19日改採線上講座,與喜愛文學有志寫作的學生分享多年來創作的心路歷程,他從小在Nakahila中平部落長大,小時候就跟著長輩一起上山認識環境、學習族語,「雖然山上的資源匱乏,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光非常快樂。」上大學後沙力浪離開部落,到外地讀書唸中文系,周遭的人都是講華語的平地人,他頓時感覺到失去了可以對談的人,遺失了很多族語,「經歷過失落以後,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認同,尋找自我的位置,開始想透過寫作,找回迪娜的話。」
迪娜的話就是母親的話,找回母語、運用族語,是沙力浪創作一大特色,「我持續以部落文化作為創作主題,希望自己能走出與別人不同的路,讓自己更有被看見的特色。」也因此,「文學創作不只是加強文字能力,我更要加深對部落文化的認識。」隨著對部落的認識愈深,他的作品也開始轉向關懷原住民部落的議題,不只是家鄉的Nakahila部落,同時也探討許多部落共同面臨的問題。
「我不是天生的酒鬼/原是個健壯的青年/原是個有理想的山林」沙力浪這首〈酒鬼的自白〉希望破除社會「原住民愛喝酒」、「部落位處土石流潛勢區」的刻板印象,去探討原住民青年在都市面臨的困境,以及山林濫墾開發的問題。
「當海灣不再美麗/誰能還給族人口中的/futufutuk-an美麗的沙灘/還給族人一塊/與祖靈對話的/地方」沙力浪說〈當美麗灣不再美麗〉,是自己創作領域從詩擴及報導文學的一個轉折點,新詩創作主要以感性抒情為主,且多是注重在意象,真的能夠記錄傳統文化的內容有限,當沙力浪進到東華民族事務與發展研究所就讀後,更直接的研究原住民議題,因而開始思考要如何更詳盡的紀錄族群文化的故事與史料.試著把田野調查的資料與理論,轉化成文學性的內容,而轉向了報導文學的寫作。
沙力浪說,寫作報導文學,不只能記下更多部落的故事與傳統文化,還可以把部落耆老的族語引述放進文章裡面,同時保存記憶和語言。沙力浪透過學者扎實深入的田野調查、作家敏銳的觀察力,把山與文學結合,很難想像,沙力浪第一次回到祖居地的時候,累到再也不想再爬大山了。
曾說再也不爬大山 沙力浪卻與山結下不解之緣
「那是我第一次跟著大哥回到祖居地,要背很重的補給走好多天,路途上我一心只想趕快下山到玉里,人生再也不要這樣爬高山了。」然而,直到大哥開始向筋疲力盡的沙力浪介紹山、介紹以前祖先部落所在地,指著山講述布農族人在日治時期抗日的大分事件,而一路從南投遷移到花蓮時,沙力浪內心突然感覺到了自己與山的連結,「大哥不只把山介紹給我,也把我介紹給山,介紹給祖靈與這片土地。」他從此便與山結下不解之緣,他後來多次上山,跟著部落前輩深入馬西桑舊部落、拉庫拉庫溪流域,探究古地名的故事與遷移的過程,愈是深入他就愈好奇,如今更成了在山上工作的山屋管理員。
「用手指輕挑/灑潑/小米酒/『讓我們進入邁阿桑/進入祖先的知識!』禱詞
/順著酒滴,滴進土地、上天、祖靈/進入心裡。」沙力浪〈入山〉
談到報導文學《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沙力浪說,他與老人家學習用黃藤編織頭帶時發現,頭帶要跟網帶、背簍一起使用,族人會用來背獵物,也會用來背要蓋石板屋的石板,還會背小孩,頭帶綁上背架,比登山包可以容納更多東西,頭戴看似細小卻非常重要,,不只乘載物品,也乘載了布農族人的文化與智慧,「頭帶戴久了,就會慢慢符合你的頭型。」。
頭戴的材質還會與時俱進,以前要從山上砍黃藤木背下山,削皮編織,耗時費力且製作過程很複雜,如今則改以打包帶取代,還能設計不同顏色款式,而原本檜木製作的背架,則改成鐵架並加上保麗龍箱來使用
沙力浪寫了六年,以每兩年一篇的時間才一點一滴的完成這本書,書籍出版後引起廣泛討論,山屋管理員的第一線訪談與觀察,帶領許多讀者踏入登山路線無法企及的所在,花蓮縣文化局也策畫了「在地文學作家圖像展—沙力浪創作展」即日起到六月底於文化局圖書館及全縣13個鄉鎮市圖書館同步展出作家沙力浪的相關資料及著作,邀請更多民眾透過沙力浪的文字,認識山與原住民的部落文化。
【演講紀錄∣蔡宜芬】
講座的上半場,沙力浪老師透過分享自己的詩作講述創作歷程。
老師是在山上部落(花蓮卓溪鄉中平Nakahila)長大的孩子,自小跟著媽媽下田工作,跟著爸爸到山裡狩獵,跟著部落的長輩講族語,在那裡的一切,都是藉由身體去經驗學習,然而,當老師進入到主流的學校教育體系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全然得藉由中文這個陌生的語言,中文進中文出,中文思考,中文書寫,當老師在元智大學就讀中文系時,時常疑惑身為布農族的自己,為什麼要學比一般人更難的中文呢?幸好,當時有恩師鼓勵他,將文字視為一種工具,運用文字來傳達布農族的困境,於是,沙力浪老師開始以詩,書寫出一首又一首跟自身布農文化有關的作品。
〈笛娜的話〉這首詩描繪老師進入主流體系時,就像是掉入陷阱的動物,害怕講出笛娜的話(母親的語言)、〈穿釘鞋的日子〉將田徑場上起跑的槍聲與族人的獵槍聲呼應、〈尋找鹽巴〉書寫失去文化的族人就如同沒有鹽巴的食物、〈部落描寫〉把部落的神話傳說融入詩句、〈酒鬼的自白〉則是希望透過詩句翻轉深烙在部落的刻板印象。
沙力浪老師說,這些失落感是來自於與外面世界碰撞後,重新回頭看待自己遺失的事物,像是族語,像是文化。
經過純粹以詩抒發個人情感的時期,老師研究所回到花蓮就讀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有別於中文系注重文字的訓練,研究所著重在議題的探究,於是,沙力浪老師來到族人的祖居地,拉庫拉庫溪,憶及第一次和大哥去爬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身體起了高山反應,當時肩上還背著重物,老師在心裡面暗自發誓,人生爬這麼一次就夠了,以後絕對不再爬大山!但是,當領著他的大哥帶他一同進行入山儀式時,老師看著大哥手捧著酒沾點三下,以族語告訴祖靈:「這個小孩是沙力浪的小孩,我們要從這邊經過老家,希望一路保佑他,這個小孩是我們這邊家族的小孩,不要逗弄他,不要讓他受傷。」在這一刻,老師感到眼前這一座山不只是山,眼前的溪流也不只是溪流,而是一個有很多故事、有很多與自己連結關係的地方,這種歸屬與認同感讓那個不再爬大山的念頭,煙消雲散。
這段時間老師持續不斷做詩:〈山遺留的線索〉、〈翻山越嶺到馬希桑〉、〈漫步在雲端〉,皆是與山、與布農、與自己的梳理。進到山裡面,就是進入祖先的知識,但當沙力浪老師越深入山裡頭,得到越多的田野資料,那些龐大的遷移歷史與部落傳說故事,似乎無法有系統或有脈絡的放入字數較為精簡的詩裡頭,於是,老師一腳跨入了報導文學的寫作。
講座的下半場,沙力浪老師分享書寫《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這本書的思考脈絡。
頭帶是一個很細小的工具,但是在族人的生活裡卻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蓋自己的家屋時,需要它將溪邊一塊一塊的石板背回部落,一片一片疊起自己的家屋;上山狩獵時需要它將獵物背回家,餵飽妻子與小孩的肚皮;甚至在日本人來的時候,需要懂山、熟悉山的布農族人帶領這些外來者入山,高山協作這份職業在此隨之誕生,頭帶不僅背起一整個家族,也背起了一個新的時代。
老師分享自己在書中深入探究高山協作的職業環境,在這樣的議題裡帶入日本時代、國民政府初期與當代高山協作的工作環境演變,讓報導文學多了一種歷史感,除此之外,老師也在書中加入許多訪問高山協作員的口述,以及適時的放入族語,前者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實感,而後者可以讓文章保有自己的族群特色。
從構思、搜集資料到書寫前後花了六年時間,老師不僅一次又一次的與高山協作同行入山,觀察他們、訪問他們、紀錄他們,也向部落耆老學習以傳統的黃藤編織出自己的頭帶。這段時間累積下來的資料之龐大,如果沒有及時去做整理,錄了再多的聲音檔回來,它始終是個錄音檔,老師如此說道,同時分享同學們一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去參加文學獎,雖然參賽不見得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它給你一個截稿時間,同時也讓你想辦法消化資料,寫出一篇可以給別人看的文章。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最後一個章節描述部落族人再次以頭帶背起石板,回到拉庫拉庫溪建立一個傳統家屋的過程,而書本的內容就停在家屋落成,但是現實的時間不停地滾動下去,這棟家屋後續怎麼經營管理仍是個可以持續關注的事情,老師認為,能夠看到未來性也是報導文學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講題∣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5.20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紀錄∣孫文臨】
寫出一間石板屋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用文字找回部落的故事
「幼稚的智慧已發芽/笛娜/你的語言灌溉了我/靈魂帶著傳統的弓箭/純潔的血液編織成夢。」這是沙力浪老師多年前寫下的第一首詩〈笛娜的話〉,那時他大學一年級,在離家鄉遙遠的城市修讀中文系,空間和語言都讓他感到陌生,身邊的同學也多是平地漢人,他將心理無處排解的思念化為文字,寫下一個離開部落的青年對Tina(母親)與故鄉母土的告解。
多年後,文字也帶著布農族作家沙力浪走回花蓮縣卓溪鄉Nakahila(中平部落)的家鄉,擔任向陽山屋管理員的他,在山的環抱中寫作,找回了更多部落的故事,他用文字編織頭帶,還要用文字蓋一間石板屋。
從詩到報導文學 向陽山屋管理員耗時六年完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邀請沙力浪回到母校演講.可惜受到疫情影響,5月19日改採線上講座,與喜愛文學有志寫作的學生分享多年來創作的心路歷程,他從小在Nakahila中平部落長大,小時候就跟著長輩一起上山認識環境、學習族語,「雖然山上的資源匱乏,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光非常快樂。」上大學後沙力浪離開部落,到外地讀書唸中文系,周遭的人都是講華語的平地人,他頓時感覺到失去了可以對談的人,遺失了很多族語,「經歷過失落以後,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認同,尋找自我的位置,開始想透過寫作,找回迪娜的話。」
迪娜的話就是母親的話,找回母語、運用族語,是沙力浪創作一大特色,「我持續以部落文化作為創作主題,希望自己能走出與別人不同的路,讓自己更有被看見的特色。」也因此,「文學創作不只是加強文字能力,我更要加深對部落文化的認識。」隨著對部落的認識愈深,他的作品也開始轉向關懷原住民部落的議題,不只是家鄉的Nakahila部落,同時也探討許多部落共同面臨的問題。
「我不是天生的酒鬼/原是個健壯的青年/原是個有理想的山林」沙力浪這首〈酒鬼的自白〉希望破除社會「原住民愛喝酒」、「部落位處土石流潛勢區」的刻板印象,去探討原住民青年在都市面臨的困境,以及山林濫墾開發的問題。
「當海灣不再美麗/誰能還給族人口中的/futufutuk-an美麗的沙灘/還給族人一塊/與祖靈對話的/地方」沙力浪說〈當美麗灣不再美麗〉,是自己創作領域從詩擴及報導文學的一個轉折點,新詩創作主要以感性抒情為主,且多是注重在意象,真的能夠記錄傳統文化的內容有限,當沙力浪進到東華民族事務與發展研究所就讀後,更直接的研究原住民議題,因而開始思考要如何更詳盡的紀錄族群文化的故事與史料.試著把田野調查的資料與理論,轉化成文學性的內容,而轉向了報導文學的寫作。
沙力浪說,寫作報導文學,不只能記下更多部落的故事與傳統文化,還可以把部落耆老的族語引述放進文章裡面,同時保存記憶和語言。沙力浪透過學者扎實深入的田野調查、作家敏銳的觀察力,把山與文學結合,很難想像,沙力浪第一次回到祖居地的時候,累到再也不想再爬大山了。
曾說再也不爬大山 沙力浪卻與山結下不解之緣
「那是我第一次跟著大哥回到祖居地,要背很重的補給走好多天,路途上我一心只想趕快下山到玉里,人生再也不要這樣爬高山了。」然而,直到大哥開始向筋疲力盡的沙力浪介紹山、介紹以前祖先部落所在地,指著山講述布農族人在日治時期抗日的大分事件,而一路從南投遷移到花蓮時,沙力浪內心突然感覺到了自己與山的連結,「大哥不只把山介紹給我,也把我介紹給山,介紹給祖靈與這片土地。」他從此便與山結下不解之緣,他後來多次上山,跟著部落前輩深入馬西桑舊部落、拉庫拉庫溪流域,探究古地名的故事與遷移的過程,愈是深入他就愈好奇,如今更成了在山上工作的山屋管理員。
「用手指輕挑/灑潑/小米酒/『讓我們進入邁阿桑/進入祖先的知識!』禱詞
/順著酒滴,滴進土地、上天、祖靈/進入心裡。」沙力浪〈入山〉
談到報導文學《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沙力浪說,他與老人家學習用黃藤編織頭帶時發現,頭帶要跟網帶、背簍一起使用,族人會用來背獵物,也會用來背要蓋石板屋的石板,還會背小孩,頭帶綁上背架,比登山包可以容納更多東西,頭戴看似細小卻非常重要,,不只乘載物品,也乘載了布農族人的文化與智慧,「頭帶戴久了,就會慢慢符合你的頭型。」。
頭戴的材質還會與時俱進,以前要從山上砍黃藤木背下山,削皮編織,耗時費力且製作過程很複雜,如今則改以打包帶取代,還能設計不同顏色款式,而原本檜木製作的背架,則改成鐵架並加上保麗龍箱來使用
沙力浪寫了六年,以每兩年一篇的時間才一點一滴的完成這本書,書籍出版後引起廣泛討論,山屋管理員的第一線訪談與觀察,帶領許多讀者踏入登山路線無法企及的所在,花蓮縣文化局也策畫了「在地文學作家圖像展—沙力浪創作展」即日起到六月底於文化局圖書館及全縣13個鄉鎮市圖書館同步展出作家沙力浪的相關資料及著作,邀請更多民眾透過沙力浪的文字,認識山與原住民的部落文化。
【演講紀錄∣蔡宜芬】
講座的上半場,沙力浪老師透過分享自己的詩作講述創作歷程。
老師是在山上部落(花蓮卓溪鄉中平Nakahila)長大的孩子,自小跟著媽媽下田工作,跟著爸爸到山裡狩獵,跟著部落的長輩講族語,在那裡的一切,都是藉由身體去經驗學習,然而,當老師進入到主流的學校教育體系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全然得藉由中文這個陌生的語言,中文進中文出,中文思考,中文書寫,當老師在元智大學就讀中文系時,時常疑惑身為布農族的自己,為什麼要學比一般人更難的中文呢?幸好,當時有恩師鼓勵他,將文字視為一種工具,運用文字來傳達布農族的困境,於是,沙力浪老師開始以詩,書寫出一首又一首跟自身布農文化有關的作品。
〈笛娜的話〉這首詩描繪老師進入主流體系時,就像是掉入陷阱的動物,害怕講出笛娜的話(母親的語言)、〈穿釘鞋的日子〉將田徑場上起跑的槍聲與族人的獵槍聲呼應、〈尋找鹽巴〉書寫失去文化的族人就如同沒有鹽巴的食物、〈部落描寫〉把部落的神話傳說融入詩句、〈酒鬼的自白〉則是希望透過詩句翻轉深烙在部落的刻板印象。
沙力浪老師說,這些失落感是來自於與外面世界碰撞後,重新回頭看待自己遺失的事物,像是族語,像是文化。
經過純粹以詩抒發個人情感的時期,老師研究所回到花蓮就讀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有別於中文系注重文字的訓練,研究所著重在議題的探究,於是,沙力浪老師來到族人的祖居地,拉庫拉庫溪,憶及第一次和大哥去爬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身體起了高山反應,當時肩上還背著重物,老師在心裡面暗自發誓,人生爬這麼一次就夠了,以後絕對不再爬大山!但是,當領著他的大哥帶他一同進行入山儀式時,老師看著大哥手捧著酒沾點三下,以族語告訴祖靈:「這個小孩是沙力浪的小孩,我們要從這邊經過老家,希望一路保佑他,這個小孩是我們這邊家族的小孩,不要逗弄他,不要讓他受傷。」在這一刻,老師感到眼前這一座山不只是山,眼前的溪流也不只是溪流,而是一個有很多故事、有很多與自己連結關係的地方,這種歸屬與認同感讓那個不再爬大山的念頭,煙消雲散。
這段時間老師持續不斷做詩:〈山遺留的線索〉、〈翻山越嶺到馬希桑〉、〈漫步在雲端〉,皆是與山、與布農、與自己的梳理。進到山裡面,就是進入祖先的知識,但當沙力浪老師越深入山裡頭,得到越多的田野資料,那些龐大的遷移歷史與部落傳說故事,似乎無法有系統或有脈絡的放入字數較為精簡的詩裡頭,於是,老師一腳跨入了報導文學的寫作。
講座的下半場,沙力浪老師分享書寫《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這本書的思考脈絡。
頭帶是一個很細小的工具,但是在族人的生活裡卻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蓋自己的家屋時,需要它將溪邊一塊一塊的石板背回部落,一片一片疊起自己的家屋;上山狩獵時需要它將獵物背回家,餵飽妻子與小孩的肚皮;甚至在日本人來的時候,需要懂山、熟悉山的布農族人帶領這些外來者入山,高山協作這份職業在此隨之誕生,頭帶不僅背起一整個家族,也背起了一個新的時代。
老師分享自己在書中深入探究高山協作的職業環境,在這樣的議題裡帶入日本時代、國民政府初期與當代高山協作的工作環境演變,讓報導文學多了一種歷史感,除此之外,老師也在書中加入許多訪問高山協作員的口述,以及適時的放入族語,前者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實感,而後者可以讓文章保有自己的族群特色。
從構思、搜集資料到書寫前後花了六年時間,老師不僅一次又一次的與高山協作同行入山,觀察他們、訪問他們、紀錄他們,也向部落耆老學習以傳統的黃藤編織出自己的頭帶。這段時間累積下來的資料之龐大,如果沒有及時去做整理,錄了再多的聲音檔回來,它始終是個錄音檔,老師如此說道,同時分享同學們一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去參加文學獎,雖然參賽不見得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它給你一個截稿時間,同時也讓你想辦法消化資料,寫出一篇可以給別人看的文章。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報導書寫》最後一個章節描述部落族人再次以頭帶背起石板,回到拉庫拉庫溪建立一個傳統家屋的過程,而書本的內容就停在家屋落成,但是現實的時間不停地滾動下去,這棟家屋後續怎麼經營管理仍是個可以持續關注的事情,老師認為,能夠看到未來性也是報導文學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