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錄【楊小濱老師】|當代詩與拉岡精神分析理論

主講人|楊小濱老師
講題|當代詩與拉岡精神分析理論
主持人|張寶云老師
日期|2022.03.25
地點|教育學院洋霞講堂


【演講紀錄|劉清華】

楊小濱老師從佛絡依德《夢的解析》的「無意識」概念開始,也介紹了超現實主義者布勒東的宣言和自動寫作Automatic writing的理論,再帶到拉岡的「我思非我在」的概念。接著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析拉岡的分裂主體理論;海子在詩中用了四次「願」,「願」是虛擬的字,「願」是跟原意/現實相反的詞,一個文本的表面意思,跟作者言說的方向有本體性的分裂。

接著介紹了拉岡的borromean knot,The Imaginary 想像域(自我/想像自我):物我兩忘的古典詩,把主體投在外在的客體當中,讓主體性更確定。老師舉了李白〈獨坐敬亭山〉為例,指出李白把山看成客體化的自我。多多〈手藝——和茨維塔耶娃〉,多多用了茨維塔耶娃的典故、生命事件,詩人書寫對象轉移到茨維塔耶娃(另一詩人)身上,對比詩人多多當時寫詩的處境,也是把自己的感受移情到他者身上。老師也例用了當代詩中,人稱的轉換作為寫作技法和與拉岡精神分析中的進入符號化的過程,從而帶出The Symbolic符號域/象徵域,慾望也是空缺的,所以要一直尋找。拉岡認為自我與主體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是無意識的主體。再來就是The Real真實域(創傷/黑洞),真實域不指真實因為真實已經被符號化,另外,創傷除了痛苦也有一種誘惑性的存在,繼而介紹了齊澤克的《拷問實在界:選集》中對The real的詮釋。

講座的第二部分老師了「洞穿」的概念,繼而舉了北島〈你好,百花山〉中北島與山的連繫,山有父親和崇高的象徵,向山大叫然後得到回音彷彿是父親和孩子的關係,詩中的孩子的主體性是由客體的山分裂出來。老師也從不同詩作中找到「父與子」的關係,從以進行更深入的解讀,而拉岡精神分析理論中的Sinthome聖狀/Lituraterre搵學的概念以《尤利西斯》帶出。夏宇《摩擦.無以名狀》以詩人上一本詩集〈腹語術〉的文字剪下拼貼再重寫,詩人另一本詩集《粉紅色噪音》利用翻譯機器和書的裝幀,兩本詩集都顯示了「攤塗」的概念,透過沖刷帶出魅惑的感覺。詩的不確定性是最根本的東西,詩中的懸念和空缺老師舉了零雨〈箱子系列〉和夏宇〈野獸派〉的詩歌美學也是一種慾望美學,而慾望是空缺的,需要一直被找尋。


【演講紀錄|蕭宇翔】

中西比較詩學課程的第二場開放式講座由楊小濱先生為我們講解後現代語境下,兩岸當代詩歌的風貌。楊小濱先生認為,首先,相對於分析哲學,人文哲學方面的研究人才與研究重心,在大學院校中,往往是在比較文學的範圍內取得發展,而非哲學系。其次,若參照一理論框架進行比較性思考,相對不容易失焦,於深於廣都更加有效,但絕非是以理論框架之名,行「套理論」之實。

因此,不妨以「後現代」、「精神分析」、「結構與後結構」作為我們閱讀詩歌的眼光之判準,如是將文學放在一世界性,或者說普世性的脈絡下思考。於是我們發現,這些理論框架並非只是冷冰的學術名詞爾爾,而是,在全球的語境下都被各種創作所吸收,具有擴及與變形之效果,這些都是可以驗證的。

一、

正題肇始處,小濱先生以「現代/後現代」表格,源自哈桑(Ihab Hassan)的後現代理論專著(Toward a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1987),具體地指出了幾點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分野向度,包括「中心/碎裂」、「形式/反形式」、「目的性/遊戲性」、「機巧/機運」、「語意/修辭」、「起源/延異」、「所指/能指」等,可以將現代與後現代兩相對照,加以釐清彼此突出的差異。然而小濱先生亦提出一修正性的看法,即這樣的分野無非是稍嫌機械性的,但至少可以作為基本的判別手段。

進一步地,小濱先生援引了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小濱先生認為從書名便可以一窺其背後的思想體系,乃依馬克思主義專對社會、政治、歷史作為人文思考之基層建築的「物質決定論」所派生,並指出這大多是基於詹明信的學術根源,法蘭克福學派之影響,更準確地說,有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對於現代性行之有年的批判,是為前轍與先鋒。

二、

第二階段,小濱先生以台灣眾詩人與研究者對於後現代主義的論述做了一番梳理,其中包括羅青、孟樊在七、八零年代率先舉纛,提出關於後現代理論的摘要與引進,乃至林燿德於1988年訪問上海,當時楊小濱先生的研究重心尤在現代主義的論述,他們之間如何交換意見並刺激彼此。其後林燿德的詩集《都市終端機》在小濱先生看來的確就如詹明信所說,乃是物質社會變化後的產物。在這一階段小濱先生未多作停留,以義大利小說家暨符號學家艾可(Umberto Eco)的一句話作以小結:

「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後現代。」也指出了後現代作為一種文化狀態並不是絕對性,而是相對性、流動性的。這是否也稍微解構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物質決定論,將後現代語境往更加形上、精神性之處接引或延異過去了呢?正如李維史托所說的拼裝(bricolage,小濱先生巧譯為「博議」),乃是原始人類與現代工匠所共享的行為模式。拼貼,看似是後現代專利,實則源遠流長。艾可所言不假,墨西哥詩人帕斯(Octavio Paz)亦有雷同之語:「後現代不過是更加現代的現代主義。」

在作品層面上,小濱先生舉蘇紹連、洛夫、余光中、唐捐等人有關於「痰」這一饒富冒犯性,看似不容於傳統美學的字眼入詩(其實現代詩中屢見不鮮),並以後現代語境加以詮釋。「痰」是否也有昇華作用或轉化作用?「痰」是否也能帶有英雄主義的色彩?後現代語境正賦予了詩歌這樣的可能性。後現代作為現代性的內爆,並非一種向外擴充的血流成河,則更似於「無血的大戮」(語出唐捐),這向內坍塌的方法千奇百怪,冒犯、反諷、戲仿、碎片化,不一而足。

三、

在演講的最終階段,小濱先生眼光銳利地提出一系列分門準則,用以刀切後現代主義詩歌的蛋糕糕體,共分為後歷史、後主體、後神話、後現實、後文本五塊。可以想像,雖說是分門,然則又是彼此互滲的。以下,筆者將以條列法轉述小濱老師綱舉目張的演講內容,可供讀者快速的瀏覽與索引。

a.後歷史:以齊澤克(Slavoj Žižek)關於歷史感的論述切入,釐清歷史主義(主人的凝視)與歷史性(非中心化的歷史)之分野,更提升後者的重要性,主張李歐塔所言:反對宏大、線性的歷史觀。換句話說,反對黑格爾-馬克思以降的歷史觀與辯證法,反對規律、起點或終點作為歷史循環的結構性看法。齊澤克之主張要避免歷史性墮入歷史主義,用意大抵在此。於是在方法上借用了精神分析的非線性、纏繞性,以及「創傷內核」(非歷史的)的說法,加以突破傳統史觀的桎梏,譬如佛洛伊德所謂的「洞穿」(Durcharbeitung,指聯想對無意識中過往創傷記憶的分析與排解),在小濱先生看來,後朦朧詩人北島的〈宣告〉「從星星的彈孔中/將流出血紅的黎明」、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皆有涉及歷史觀念的思想,亦有符合後歷史美學的表現,即對於大歷史敘事的翻轉與拆毀之渴望(即便最終可能失敗)。基本上,當一種陳述看似如其所是地求助於任何大敘事(理性主體、勞動主體的解放、財富增長或精神辯證法等)時,仍舊是一種現代主義產物,是依靠元話語以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學。然則一旦我們對元話語起疑,便進入了後現代:敘述裝置的失能、神壇的殞落、對真理和正義的不判斷。換句話說,「合法性」對後現代敘述而言,不是個門檻,不成其為問題。

b.後主體:小濱先生舉李亞偉、夏宇、鯨向海、管管為例,列舉了在後主體語境下詩人們的千姿百態。夏宇認為:「我所能夠瞭解的後現代最多就是引號的概念(copy就是一種引號)。這是一個大量引號的時代,我們隨時都可能被裝在引號裡。」做為對「有使命感的歷史主體」之解構手段,或者說必然結果,那就是主體的不斷游移,包括夏宇的括號(主體的無依感)、拼貼作詩法(主體的拆解);管管的碎片化、反邏輯;或鯨向海將精神醫師舞台化為一種倒反的角色:精神病患者。這便是對於使命感的解構與離題,使詩人不成其為詩人、新娘不成其為新娘(夏宇〈腹語術〉)、醫師不成其為醫師的後主體型態。

c.後神話:神話結構原型的消解是這一小節的主題。小濱先生舉鴻鴻的〈超級馬利〉起首,說明這一種神話敘事或英雄旅程的崩毀,脫離了電玩的光鮮色彩後所顯現的荒謬,其實人生正是電玩的縮影。又舉唐捐的〈遊仙〉,作為對神話原型(遊仙作為母題)進行的一次重寫與戲仿,尤如詩題所托,以遊仙作為英雄旅程,唐捐呈現了一個現代性佔領導地位的世界彷如迷亂的仙境,其實已經搖搖欲墜、分崩離析了。這些都可以為後神話作為賞讀詩歌的途經,或者為呈示後現代詩歌的多種特色,提供了強力內證。

d.後現實:小濱先生指出,後現實之由兩個詞所組成,一目了然。「現實」本是一種固定既有的符號體系,過往我們認定為一種「單一真實」;而「後」則彰顯著重新發現「所有真實」之精神。譬如林燿德的〈冷靜的電腦〉出現的「電子」與「記號」能否代替人的悲歡,看似是諧謔,其實有意將電腦擬人化是為了憑藉電腦的性能,轉而纍增觀覽視角的多元,或者說重新認識現實的另類性。另一方面,「人的電腦化」或許也作為後工業世界中,錯置狀態下的一大暗示;而在歐陽江河的長詩〈傍晚穿過廣場〉中,「廣場」的政治意味濃厚,卻鮮見特異的焦點與著意,乃因為廣場雖作為固定場所,在後現實的語境下其實是一張「羊皮紙」。對歷史轉變的現場加以目睹,更準確地說,對政治化轉向經濟化的世界面貌加以指認,它始終是紛繁不定的、無窮纍增的。

e.後文本:最後小濱先生以陳黎的〈腹語課〉向我們說明他對於後文本的理解,當我們看見詩中大多數字是「同音異義」的隨機排列,實則這是一種觀看媒介的刺激與轉化:始於視覺的崩毀,然後是意義的崩毀,最終只能轉向純粹的聽覺辨認,於是我們發現標題的「腹語課」其實是一種有口難言的「失語症」。這種作詩法使得讀者對於主題的理解(發言的挫敗),直接從閱讀的挫敗中獲取了體感,豈是「意在言外」可以形容。從概念上看,該詩以非理性話語出發,反而對理性面進行了「補述」,旨在脫穎非理性的直觀與有力,證明理性的失效。這便是後文本的釋義:破損的文本、不可讀的文本,乃至沒有文本──同樣是文本。至於並置、拼貼、戲仿只是手段,或許後現代主義真的是精神性世界原貌的新世紀純愛戰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