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柴柏松系友】| 背對生命原始的贈與:詩創作與跨性別
主講人∣ 柴柏松系友
講題∣ 背對生命原始的贈與:詩創作與跨性別
主持人∣ 杜家祁老師
日期∣ 2023.11.02
地點∣ 人社一館A207會議室
【演講心得∣王若帆】
柴柏松老師分享她作為一位男跨女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她的身體在每個轉換階段的身體感受,以及她所經歷的社會處境,這些經驗和概念如何形塑成她的詩。
對於男跨女的跨性別者來說,他們所經歷的身體變化、家庭壓力和社會處境,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包含著尷尬、羞恥、無措的情緒,而跨性別者與醫療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醫療鑑定、用藥、體檢,到性激素濃度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各種無微不至的影響。
柴柏松分享一開始自己想提高雌激素濃度,托朋友去買避孕藥,結果讓身體受到莫大傷害,後來才知道不能這樣吃──這些話的另一面,是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早一點發生變化,早一點點都好。
在體檢的過程也面臨到醫師的羞辱,把他的性別認同當作想逃兵役的藉口,在體檢室中與許多男性肉體互相裸露等待檢驗──當時柴柏松已經因為開始服用雌激素而長出乳房。柴柏松把這些炙熱而疼痛的經驗化為詩作「藍色矢車菊」(節錄):
沒入兵役體檢室,緩慢地我旋進
旋進地面沉沉的流沙,
看見無數門窗敞開(或闃然地
隱閉),許多張陌生臉孔
震動喉結與聲襞——
士兵們衣物褪盡,開襟的
罩袍底呈示出雄渾地
臂膀與闊肩。我似乎預見,
年輕的體魄們持槍
進入射擊位置。
……
屏息,在列隊裡
我等候醫師涉手每個士兵陰部的囊袋。
斜靠牆頭,廊緣
一盆藍色矢車菊靜靜萎頓——
浮出皺紋。我無法設想
輪到我的那刻
世界如何無動於衷,且我肯定無法設想
一位雛妓如何從女孩變成女人。
矢車菊葉貼伏在地上,終於疲憊地掉落。
整首詩穿梭在實體的空間和無實體的意象之間,人的精神時而被拉回現場,時而游離而迷濛,「藍色矢車菊」枯委浮出皺紋、終於疲憊的掉落,讓人想到意志被各種拉扯後的疲憊委頓,然而世界總是無動於衷。
我大學時期有一位跨性別者朋友,當時他的家境很糟,需要向朋友借錢度日,我介紹給他一些打工機會,但他總是點開看看又關掉,當時我不太能體諒他身體並無殘疾(如果不算已經在轉變中的身體),如果家境不好,為什麼不試著找一些工作呢?在許多之後他才艱難的說,因為打工要交身分證,他很害怕交出身分證的時刻,雇主會看到他的性別欄。
交出身分證,對我來說,是多簡單、輕易的一件事情,就如同體檢可能只是一個無須多想的必要流程,「忍一忍就過了」,但為什麼跨性別者不能「忍一忍就過了」呢?
作為一個懶惰的性別不明者,可能很政治不正確,但我相信──「真正的」跨性別者,他們求生或求死的的意志,跟我這種滿口性別多元的懶惰偽物是不同層級的。我們可能一定程度的都不喜歡自己身上的某些部位,但住在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身體樣式裡,沒有一刻可以安適、「如果沒辦法改變,就不如死掉」的心情,則需要刻意的想像練習──縱使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時不刻的日常經驗。
在柴柏松的分享中,我看見詩人如何尋找生活物件的線索,作為無處安放之心的寄托,比方喝粉紅色的奶茶,用浴巾假扮裙子,或者聽見灰頭翁的故事(由白頭翁和黑頭翁交配生下的後代)想到自己的性別也處在灰色地帶之中,既是詩中的象徵,也是生活中可以安頓靈魂的一個描點,文學讓這些苦痛可以稍微遲緩,不再那麼尖銳逼人;可以稍微輕盈,不再總是沉重如拖行腳銬枷鎖,縱使只有一瞬也好。
【演講心得∣劉大芸】
柴柏松從繪本《賓士貓的森林冒險》開始她的演講,將跨性別者比喻為書中的大熊,因為誤解而使人畏懼。她說跨性別者經常被人當作怪物,但其實只是大家不懂而已。
接著她簡單介紹何謂跨性別,與幾個與性別相關的詞彙,如:原生性別、性別認同、性向、性別氣質等等。這部分我已經了解,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她提到《背離親緣》中,在討論性別的篇章裡,作者說由於語言(英語)的局限,只有SEX一個字來表示性別與性向,而導致成人在兒童懷疑自己的性別時感到焦慮。然而這完全是錯誤的,「這不是兒童想和誰在一起而是他們想當什麼樣的人。」
柴接著和我們分享她的成長歷程,她說青春期是最痛苦的,因為得看著自己的身體往不喜歡的方向發展。她說她清楚記得自己曾站在鏡子前,震驚地發現曾經不到兩個磁磚寬的肩膀,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兩個半的磁磚寬。
她的詩作〈藍色的裙子〉就在描寫這段矛盾掙扎的時期,「我可以預見/長長的黑髮散開在男子臂膀,/在那連衣裙的皺褶裡,他們步入了/一季漫長,楓樹楓樹的戀期。/而我把藍色的裙子/沉重地隱入陽光無法探進的/深海」她暗暗地羨慕著那些可以穿著粉紅色校服的女同學,在她心裡粉紅色是屬於女生的,藍色是屬於男生,而她自己則穿著一條藍色的裙子。為了變得更像女生一點,她甚至每天喝阿薩姆草莓奶茶,好像喝進了摻著紅色色素的奶茶,自己就會變得更像女孩子一點。
最打動我的是這首詩中對戀愛的渴望,幾乎每個人在那個年紀都是對愛情充滿幻想與期待的吧,然而跨性別者的情竇初開,卻只能隔著一段距離觀望,把自己帶入別人的青春電影。
〈藍色矢車菊〉裡寫得是她在兵役體檢裡受到的創傷:「X光切碎我的/身體,我假想在場的人們,/能看見我沈睡於腔體的乳房,像白鴿/舒展她毫無所謂的翅膀」對其他男性來說習以為常的寬衣檢查,對她來說卻留下無法抹滅的傷害,她形容自己的腳像陷進了沙地裡無法拔出來,每次經過那家醫院、想起那段記憶,就會發現某部分的傷仍留在那裡。我在思考的是,如果要我和一群男性寬衣檢查我或許不會像她一樣受到那麼大的傷害,重傷她的應該是自己的性別被忽視了,沒有人能發現她不應該在這裡,她連抗議的權利都沒有。
之後,開始進行賀爾蒙治療的她,如同〈擊碎胡桃〉中所寫的,她發現自己身體有太多不可逆的成長,喉結、骨架皆已長成,不是用藥就可以逆轉的。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戰火的線場,已經毀壞,一目了然。
然而在接受治療幾個月後,像〈瓦平松的浴女〉中寫的,她也感受到身體的感別,就像畫油畫時線條會不斷被修改,層層疊疊,她感覺到肩膀的線條變得圓潤,她感覺胸部開始發育「就像國中發育時那樣會硬硬痛痛的」她說。我忍不住想,她從來沒有經歷過怎麼會知道,隨即覺得自己的想法有點殘忍,因為那無疑是她最遺憾的。
最後,雖然經歷了那麽多生命中的戰亂,柴柏松還是找到了家。她的伴侶就是她的家,她說跟跨性別者在一起的人一定都有一種覺悟,也擁有不一定寬大但一定異於常人的心胸。最後,我想用〈海灘〉中的詩句結束這篇心得:「他緩緩進入,只有她所在/廣闊的海灘;」,她說這首詩原本要題為私人海灘,她對私人海灘這個詞一直都很感興趣,因為海水、沙灘這種東西屬於大自然,要如何被一個人佔有?然而人又確確實實有辦法畫出線來,分割、出售。「自然法則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規則」最後,柴柏松這麼說。
【演講心得∣劉芳妤】
講者柴柏松在講座中提及關於「性別」時常被混淆的概念,例如,與「性別」有關的名詞,便有社會性別、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氣質等等,柴柏松也帶領聽眾連連看表格中有關性別的名詞,以此認知各種性別光譜,並進而了解性別是複雜的,所謂性別,不單純只有生理性別。
而「跨性別」從曾經被視為疾病,轉為現今改為「性別不安狀態」,身為跨性別者的柴柏松分享在成長階段中,如何被教導扮演成一個「男生」,但進入青春期時身體的發育,如變聲期時聲音變得低沉,肩膀也不斷變寬,身體朝往自己不想要的方向發展,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能協調,而無法安於自己的身體,發育並不是豐盛、快樂的,而是乾涸的,他以散文與詩作,如同記錄般表達成為跨性別者的歷程。
對於柴柏松從學生時期的制服切入,我有所共鳴與感觸,因為學生制服大多依性別區分,男生的制服是褲裝,顏色往往是藍色,而女生則有裙裝,且顏色是粉色,色彩的應用所象徵的性別,就好比現今人們已習慣看到藍色是男廁的標誌,女廁是紅色的標誌,在嬰兒用品上,給男嬰的時常是藍色,給女嬰的時常是粉色。
藍色與粉色之於柴柏松而言,在詩作〈藍色的裙子〉中,就描述著自己看著其他女生,只能是遠觀的觀察者而無法成為「她」,亦回憶起曾經不斷喝加有粉色色素的草莓奶茶,彷彿將粉色飲入體內就會變得粉嫩,雖是一種錯誤的想像,但當時卻是具有重要性的儀式。
歷史上的藍色與粉色,其實並非是性別刻板印象中,藍色代表男性、粉色代表女性,歐洲在18 世紀中期,因紅色是血液的顏色,而有犧牲、好戰、侵略性等意義,粉色因而被認為是屬於男性的顏色,粉色是在19世紀中期,因工業革命而染料變得便宜,許多性工作者穿著粉色服裝,才逐漸加深粉色與女性的聯想。而藍色與粉色之於我在學生時期,是不想被這兩種顏色宰制,也疑惑著為什麼制服是依性別,而被這兩種顏色訂定與框架。
【演講心得∣張嘉儀】
柴柏松老師的《背對生命原始的贈與:詩創作與跨性別》講座給予了我一場深刻的思索之旅。這場講座不僅僅是對詩創作的深入探討,更是對跨性別主題的細膩觸及,讓我對這兩個領域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柴柏松老師的簡介中,他的豐富經歷和在文學上的成就讓我對他的講座充滿期待。他曾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和奇萊文學獎,並入選《2018臺灣詩選》,這不僅顯示了他在文學界的優異表現,也讓我對他對詩歌的獨到見解充滿了好奇。在講座中,柴柏松老師是否探討了詩歌作為一種表達生命原始的手段的可能性?詩歌的力量是否能夠觸及那些我們可能往往忽略的、生命最初的贈與?這是我在講座中思考的問題。
同時,跨性別主題的融入也為這場講座增色不少。柴柏松老師是否透過詩歌揭示了跨性別者所面臨的生命原始挑戰和獨特體驗?這樣的創作是否能夠引起社會更廣泛的關注和理解?這是我在講座中思考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最後,杜家祁老師作為主持人是否提出了一些深入的問題或者對柴柏松老師的創作進行了深度解讀,這也是我期待的一個方面。總的來說,這場講座讓我對詩歌創作和跨性別議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感謝柴柏松老師和主辦方為我們呈現這樣一場精彩而富有啟發性的文學饗宴。
講題∣ 背對生命原始的贈與:詩創作與跨性別
主持人∣ 杜家祁老師
日期∣ 2023.11.02
地點∣ 人社一館A207會議室
【演講心得∣王若帆】
柴柏松老師分享她作為一位男跨女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她的身體在每個轉換階段的身體感受,以及她所經歷的社會處境,這些經驗和概念如何形塑成她的詩。
對於男跨女的跨性別者來說,他們所經歷的身體變化、家庭壓力和社會處境,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包含著尷尬、羞恥、無措的情緒,而跨性別者與醫療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醫療鑑定、用藥、體檢,到性激素濃度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各種無微不至的影響。
柴柏松分享一開始自己想提高雌激素濃度,托朋友去買避孕藥,結果讓身體受到莫大傷害,後來才知道不能這樣吃──這些話的另一面,是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早一點發生變化,早一點點都好。
在體檢的過程也面臨到醫師的羞辱,把他的性別認同當作想逃兵役的藉口,在體檢室中與許多男性肉體互相裸露等待檢驗──當時柴柏松已經因為開始服用雌激素而長出乳房。柴柏松把這些炙熱而疼痛的經驗化為詩作「藍色矢車菊」(節錄):
沒入兵役體檢室,緩慢地我旋進
旋進地面沉沉的流沙,
看見無數門窗敞開(或闃然地
隱閉),許多張陌生臉孔
震動喉結與聲襞——
士兵們衣物褪盡,開襟的
罩袍底呈示出雄渾地
臂膀與闊肩。我似乎預見,
年輕的體魄們持槍
進入射擊位置。
……
屏息,在列隊裡
我等候醫師涉手每個士兵陰部的囊袋。
斜靠牆頭,廊緣
一盆藍色矢車菊靜靜萎頓——
浮出皺紋。我無法設想
輪到我的那刻
世界如何無動於衷,且我肯定無法設想
一位雛妓如何從女孩變成女人。
矢車菊葉貼伏在地上,終於疲憊地掉落。
整首詩穿梭在實體的空間和無實體的意象之間,人的精神時而被拉回現場,時而游離而迷濛,「藍色矢車菊」枯委浮出皺紋、終於疲憊的掉落,讓人想到意志被各種拉扯後的疲憊委頓,然而世界總是無動於衷。
我大學時期有一位跨性別者朋友,當時他的家境很糟,需要向朋友借錢度日,我介紹給他一些打工機會,但他總是點開看看又關掉,當時我不太能體諒他身體並無殘疾(如果不算已經在轉變中的身體),如果家境不好,為什麼不試著找一些工作呢?在許多之後他才艱難的說,因為打工要交身分證,他很害怕交出身分證的時刻,雇主會看到他的性別欄。
交出身分證,對我來說,是多簡單、輕易的一件事情,就如同體檢可能只是一個無須多想的必要流程,「忍一忍就過了」,但為什麼跨性別者不能「忍一忍就過了」呢?
作為一個懶惰的性別不明者,可能很政治不正確,但我相信──「真正的」跨性別者,他們求生或求死的的意志,跟我這種滿口性別多元的懶惰偽物是不同層級的。我們可能一定程度的都不喜歡自己身上的某些部位,但住在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身體樣式裡,沒有一刻可以安適、「如果沒辦法改變,就不如死掉」的心情,則需要刻意的想像練習──縱使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時不刻的日常經驗。
在柴柏松的分享中,我看見詩人如何尋找生活物件的線索,作為無處安放之心的寄托,比方喝粉紅色的奶茶,用浴巾假扮裙子,或者聽見灰頭翁的故事(由白頭翁和黑頭翁交配生下的後代)想到自己的性別也處在灰色地帶之中,既是詩中的象徵,也是生活中可以安頓靈魂的一個描點,文學讓這些苦痛可以稍微遲緩,不再那麼尖銳逼人;可以稍微輕盈,不再總是沉重如拖行腳銬枷鎖,縱使只有一瞬也好。
【演講心得∣劉大芸】
柴柏松從繪本《賓士貓的森林冒險》開始她的演講,將跨性別者比喻為書中的大熊,因為誤解而使人畏懼。她說跨性別者經常被人當作怪物,但其實只是大家不懂而已。
接著她簡單介紹何謂跨性別,與幾個與性別相關的詞彙,如:原生性別、性別認同、性向、性別氣質等等。這部分我已經了解,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她提到《背離親緣》中,在討論性別的篇章裡,作者說由於語言(英語)的局限,只有SEX一個字來表示性別與性向,而導致成人在兒童懷疑自己的性別時感到焦慮。然而這完全是錯誤的,「這不是兒童想和誰在一起而是他們想當什麼樣的人。」
柴接著和我們分享她的成長歷程,她說青春期是最痛苦的,因為得看著自己的身體往不喜歡的方向發展。她說她清楚記得自己曾站在鏡子前,震驚地發現曾經不到兩個磁磚寬的肩膀,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兩個半的磁磚寬。
她的詩作〈藍色的裙子〉就在描寫這段矛盾掙扎的時期,「我可以預見/長長的黑髮散開在男子臂膀,/在那連衣裙的皺褶裡,他們步入了/一季漫長,楓樹楓樹的戀期。/而我把藍色的裙子/沉重地隱入陽光無法探進的/深海」她暗暗地羨慕著那些可以穿著粉紅色校服的女同學,在她心裡粉紅色是屬於女生的,藍色是屬於男生,而她自己則穿著一條藍色的裙子。為了變得更像女生一點,她甚至每天喝阿薩姆草莓奶茶,好像喝進了摻著紅色色素的奶茶,自己就會變得更像女孩子一點。
最打動我的是這首詩中對戀愛的渴望,幾乎每個人在那個年紀都是對愛情充滿幻想與期待的吧,然而跨性別者的情竇初開,卻只能隔著一段距離觀望,把自己帶入別人的青春電影。
〈藍色矢車菊〉裡寫得是她在兵役體檢裡受到的創傷:「X光切碎我的/身體,我假想在場的人們,/能看見我沈睡於腔體的乳房,像白鴿/舒展她毫無所謂的翅膀」對其他男性來說習以為常的寬衣檢查,對她來說卻留下無法抹滅的傷害,她形容自己的腳像陷進了沙地裡無法拔出來,每次經過那家醫院、想起那段記憶,就會發現某部分的傷仍留在那裡。我在思考的是,如果要我和一群男性寬衣檢查我或許不會像她一樣受到那麼大的傷害,重傷她的應該是自己的性別被忽視了,沒有人能發現她不應該在這裡,她連抗議的權利都沒有。
之後,開始進行賀爾蒙治療的她,如同〈擊碎胡桃〉中所寫的,她發現自己身體有太多不可逆的成長,喉結、骨架皆已長成,不是用藥就可以逆轉的。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戰火的線場,已經毀壞,一目了然。
然而在接受治療幾個月後,像〈瓦平松的浴女〉中寫的,她也感受到身體的感別,就像畫油畫時線條會不斷被修改,層層疊疊,她感覺到肩膀的線條變得圓潤,她感覺胸部開始發育「就像國中發育時那樣會硬硬痛痛的」她說。我忍不住想,她從來沒有經歷過怎麼會知道,隨即覺得自己的想法有點殘忍,因為那無疑是她最遺憾的。
最後,雖然經歷了那麽多生命中的戰亂,柴柏松還是找到了家。她的伴侶就是她的家,她說跟跨性別者在一起的人一定都有一種覺悟,也擁有不一定寬大但一定異於常人的心胸。最後,我想用〈海灘〉中的詩句結束這篇心得:「他緩緩進入,只有她所在/廣闊的海灘;」,她說這首詩原本要題為私人海灘,她對私人海灘這個詞一直都很感興趣,因為海水、沙灘這種東西屬於大自然,要如何被一個人佔有?然而人又確確實實有辦法畫出線來,分割、出售。「自然法則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規則」最後,柴柏松這麼說。
【演講心得∣劉芳妤】
講者柴柏松在講座中提及關於「性別」時常被混淆的概念,例如,與「性別」有關的名詞,便有社會性別、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氣質等等,柴柏松也帶領聽眾連連看表格中有關性別的名詞,以此認知各種性別光譜,並進而了解性別是複雜的,所謂性別,不單純只有生理性別。
而「跨性別」從曾經被視為疾病,轉為現今改為「性別不安狀態」,身為跨性別者的柴柏松分享在成長階段中,如何被教導扮演成一個「男生」,但進入青春期時身體的發育,如變聲期時聲音變得低沉,肩膀也不斷變寬,身體朝往自己不想要的方向發展,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能協調,而無法安於自己的身體,發育並不是豐盛、快樂的,而是乾涸的,他以散文與詩作,如同記錄般表達成為跨性別者的歷程。
對於柴柏松從學生時期的制服切入,我有所共鳴與感觸,因為學生制服大多依性別區分,男生的制服是褲裝,顏色往往是藍色,而女生則有裙裝,且顏色是粉色,色彩的應用所象徵的性別,就好比現今人們已習慣看到藍色是男廁的標誌,女廁是紅色的標誌,在嬰兒用品上,給男嬰的時常是藍色,給女嬰的時常是粉色。
藍色與粉色之於柴柏松而言,在詩作〈藍色的裙子〉中,就描述著自己看著其他女生,只能是遠觀的觀察者而無法成為「她」,亦回憶起曾經不斷喝加有粉色色素的草莓奶茶,彷彿將粉色飲入體內就會變得粉嫩,雖是一種錯誤的想像,但當時卻是具有重要性的儀式。
歷史上的藍色與粉色,其實並非是性別刻板印象中,藍色代表男性、粉色代表女性,歐洲在18 世紀中期,因紅色是血液的顏色,而有犧牲、好戰、侵略性等意義,粉色因而被認為是屬於男性的顏色,粉色是在19世紀中期,因工業革命而染料變得便宜,許多性工作者穿著粉色服裝,才逐漸加深粉色與女性的聯想。而藍色與粉色之於我在學生時期,是不想被這兩種顏色宰制,也疑惑著為什麼制服是依性別,而被這兩種顏色訂定與框架。
【演講心得∣張嘉儀】
柴柏松老師的《背對生命原始的贈與:詩創作與跨性別》講座給予了我一場深刻的思索之旅。這場講座不僅僅是對詩創作的深入探討,更是對跨性別主題的細膩觸及,讓我對這兩個領域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柴柏松老師的簡介中,他的豐富經歷和在文學上的成就讓我對他的講座充滿期待。他曾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和奇萊文學獎,並入選《2018臺灣詩選》,這不僅顯示了他在文學界的優異表現,也讓我對他對詩歌的獨到見解充滿了好奇。在講座中,柴柏松老師是否探討了詩歌作為一種表達生命原始的手段的可能性?詩歌的力量是否能夠觸及那些我們可能往往忽略的、生命最初的贈與?這是我在講座中思考的問題。
同時,跨性別主題的融入也為這場講座增色不少。柴柏松老師是否透過詩歌揭示了跨性別者所面臨的生命原始挑戰和獨特體驗?這樣的創作是否能夠引起社會更廣泛的關注和理解?這是我在講座中思考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最後,杜家祁老師作為主持人是否提出了一些深入的問題或者對柴柏松老師的創作進行了深度解讀,這也是我期待的一個方面。總的來說,這場講座讓我對詩歌創作和跨性別議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感謝柴柏松老師和主辦方為我們呈現這樣一場精彩而富有啟發性的文學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