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心得【徐振輔老師】∣不安的邊界:人類世的環境想像

主講人∣ 徐振輔老師
講題∣ 不安的邊界:人類世的環境想像
主持人∣ 劉秀美老師
日期∣ 2023.05.24
地點∣ 人社一館A207會議室

【演講心得∣吳沛璇】

「在我們談論人為氣候變遷的時候,人類史和自然史之間的區別已然消解。」——Chakrabarty D(2009)The climate of history:Four theses

整場演講裡,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關於如何界定人類世的起點與在野化實驗。人類世的起點被拉出了好幾個可能,每一個聽上去都極其適合作為這個觀念的起始年,這有點像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奇點、節點,從這一個可能發展出無數種可能,而其中一個可能便是現在。

再野化實驗雖然是做一個無人類插手時,空間到底會自由發展成甚麼模樣的實驗,但實際上,沒有人類插手干預,可這個實驗是放在人類的生活環境裡,所以該說是不受文明影響麼?也並不全然如此,如果這個柵欄、這個牢籠外的世界有所變遷,也許突然多了很多對占據地盤有優勢的物種進駐,而這些物種又會進到籠子裡的世界。除去自然層面,也許恰好能讓人思考,我們總是試圖告訴大家人類能夠獨自生活、能夠拒絕與他者建立聯繫,好像這樣就能活成只有自己的模樣。可真的能成麼?我想也並不,也許我們給自己的籠子留有被他者闖入的空間,也許我們埋頭在自己的世界裡但身邊的事物卻在被外界改變。

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處理的,人類與自然、與生物,總是息息相關,糾纏在一起,無法被輕易切割討論。


【演講心得∣林儀涵】

提及「人類世」,這個詞在我模模糊糊的「『人類』在『世界』」的想像中,浮現的是科技的、煙霧的、焚燒的、龜裂的、單一的、規格化的令人不安的畫面。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的徐振輔老師,在此場演講中引介了現今有關「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探討。

該詞彙源於地質學概念,係指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已足以構成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不過,自1995年首度被提出以來,各界迄今對人類世的起始年份仍未取得共識。各種主張如距今11000 年前農業出現、1492年地理大發現、1784年工業革命,或1945年第一次核爆等,科學家們試圖找出「金釘子」*的位置所在。除了上述技術層面的討論外,其他領域的人文學者們也提出了包括「資本世」(Capitalocene)在內的許多看法,嘗試以社會面向加以解釋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徐振輔老師以《巫師與先知:兩種環保科學觀如何拯救我們免於生態浩劫?》一書為例,提出兩種面對環境問題截然不同的看法。「先知」認為世界有其極限,人類必須即刻減少消耗與破壞行為;「巫師」則秉持科技樂觀主義,認為人類可能透過妥善運用技術,達成雙贏的局面。此外,他也提到了原生與外來、動保與野保等議題,在各種看似互斥的想法之中,是否有一種價值觀優於另一種價值觀,而我們又是如何決定一種價值觀優於另一種價值觀?

當對世界有了更多的理解後,我們會發現所謂的邊界早已鬆動,許多過去適用的框架已不再能準確描繪現世的景況。身為一名寫作者,或許應該更多思考的是,當「不安」的環境無可避免,我們是否能在持續湧現的糾纏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書寫值得書寫的議題。
--

* 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指在全球範圍內選取特定的岩層層序的一些特定「點」,作為定義與識別地層界線的世界標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