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劉秀美X王德威老師】∣新書發表會《土地的詩意想像—時空流轉中的人、地方與空間》
主講人∣ 劉秀美老師、王德威老師
講題∣ 新書發表會《土地的詩意想像—時空流轉中的人、地方與空間》
主持人∣ 吳冠宏院長
日期∣ 2023.05.17
地點∣ 楊牧書房
【演講心得∣王若帆】
秀美老師提到自己的生命經驗,秀美老師本身是花蓮人,父母是漢人,但他們本身就會說原住民的語言,所以從小就跟原住民有深刻的接觸。在研究的腳色上,卻只可以是外人,中間有想要放棄,自己不是原住民,憑甚麼可以做研究,有次蒲忠成老師說:「我也不會其他15族的語言啊,你就把自己當成台灣原住民第十七族好了。」讓秀美老師可以繼續走下去。
在關於〈幸福空間:從《老鷹,再見》看移動的聖山象徵〉的分享中,秀美老師提到自己在閱讀伊苞的「老鷹再見」時,剛好去青藏高原參加研討會,雖然沒有去西藏,也在稱為天路的青海公路上,看見兩旁巍峨的高山,思考到在異文化的空間中產生返根的作用,對伊苞來說,青山部落跟他有關,卻是疏離的,她在想像的過程中產生移動性的認同。
〈日治時期臺灣賽德克亞族祖源敘事中的根莖流轉脈絡〉想從日治時期的文獻去爬梳探討賽德克族的遷徙路線,還有家族間的複雜關係。巴代想要以小說來造史,面對原住民族沒有文字,需大樑使用用口述資料(卑南族史篇、曾建富神父的祖靈的腳步 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形成時間上口頭交錯的敘事,也會面臨「講述者當時並不是這麼講的」的狀況。秀美老師認為,部落歷史的詮釋,她根現實間的背離差異,會讓我們看見思想的真實。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有甚麼樣的思想真實?
〈歷史的詩意想像——記斯卡羅遺事〉,以作家巴代的斯卡羅人小說為探討對象,是卑南族的創作者,有意以小說造史,也回應了「小說的想像力」,這本小說中有許多歷史的詮釋問題。因為原住民族沒有文字,需大量使用用口述資料(卑南族史篇、曾建富神父的祖靈的腳步 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歷史也成了時間上口頭交錯的敘事,可能會出現「講述者當時並不是這麼講的」的狀況。部落歷史的詮釋,跟現實間的背離差異,會讓我們看見思想的真實,也就是我們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可以看見什麼樣的思想真實?
〈空間移動下的想像與認同——張系國小說中「地方」意義的形塑與轉折〉中,以「離散跟反離散」為概念核心,用張系國的小說來討論世代問題,張系國是從火車上的窗戶被丟出來的,如果沒有那個一丟,可能永遠都在大陸,所以會好奇他在空間移動下的認同根想像,張系國離開台灣很久,但他的小說始終是以台灣為主角,對應很多原本覺得只是來台灣歇腳的人,選擇自我放逐成為異鄉人,被稱為台灣失根的一代,或成為落地生根的「本地人」。
秀美老師的分享讓我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想像得到一些打開,因為在社區工作的經驗中,關於歷史或是所謂「真相」「過去到底發生甚麼事」總是充滿歧異和縫隙,當文字有了一個一錘定音的效果,握有發言權的人往往就會將事實寫死,而且大家很愛說自己的才是對的。比方我曾經在某個學者口中說,他從日本文獻中探索得到某個排灣族部落其實是魯凱族的確鑿證據,他所談論的是我生活滿長一段時間且自認極為熟知的部落,我未曾在那個部落中感受過他們任何「不排灣」或者「像魯凱」的顯像或言說,但當代越來越多部落知識傳承的名門望族喜歡一錘定音的「還原真相」式的去說或寫族群歷史,我覺得疏離且荒謬。秀美老師的研究分享激發了我的好奇,包含這種真相論述的背後,也都有一些文化框架在支撐(如秀美老師所言,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有甚麼樣的思想真實?)是我所好奇的。
講題∣ 新書發表會《土地的詩意想像—時空流轉中的人、地方與空間》
主持人∣ 吳冠宏院長
日期∣ 2023.05.17
地點∣ 楊牧書房
【演講心得∣王若帆】
秀美老師提到自己的生命經驗,秀美老師本身是花蓮人,父母是漢人,但他們本身就會說原住民的語言,所以從小就跟原住民有深刻的接觸。在研究的腳色上,卻只可以是外人,中間有想要放棄,自己不是原住民,憑甚麼可以做研究,有次蒲忠成老師說:「我也不會其他15族的語言啊,你就把自己當成台灣原住民第十七族好了。」讓秀美老師可以繼續走下去。
在關於〈幸福空間:從《老鷹,再見》看移動的聖山象徵〉的分享中,秀美老師提到自己在閱讀伊苞的「老鷹再見」時,剛好去青藏高原參加研討會,雖然沒有去西藏,也在稱為天路的青海公路上,看見兩旁巍峨的高山,思考到在異文化的空間中產生返根的作用,對伊苞來說,青山部落跟他有關,卻是疏離的,她在想像的過程中產生移動性的認同。
〈日治時期臺灣賽德克亞族祖源敘事中的根莖流轉脈絡〉想從日治時期的文獻去爬梳探討賽德克族的遷徙路線,還有家族間的複雜關係。巴代想要以小說來造史,面對原住民族沒有文字,需大樑使用用口述資料(卑南族史篇、曾建富神父的祖靈的腳步 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形成時間上口頭交錯的敘事,也會面臨「講述者當時並不是這麼講的」的狀況。秀美老師認為,部落歷史的詮釋,她根現實間的背離差異,會讓我們看見思想的真實。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有甚麼樣的思想真實?
〈歷史的詩意想像——記斯卡羅遺事〉,以作家巴代的斯卡羅人小說為探討對象,是卑南族的創作者,有意以小說造史,也回應了「小說的想像力」,這本小說中有許多歷史的詮釋問題。因為原住民族沒有文字,需大量使用用口述資料(卑南族史篇、曾建富神父的祖靈的腳步 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歷史也成了時間上口頭交錯的敘事,可能會出現「講述者當時並不是這麼講的」的狀況。部落歷史的詮釋,跟現實間的背離差異,會讓我們看見思想的真實,也就是我們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可以看見什麼樣的思想真實?
〈空間移動下的想像與認同——張系國小說中「地方」意義的形塑與轉折〉中,以「離散跟反離散」為概念核心,用張系國的小說來討論世代問題,張系國是從火車上的窗戶被丟出來的,如果沒有那個一丟,可能永遠都在大陸,所以會好奇他在空間移動下的認同根想像,張系國離開台灣很久,但他的小說始終是以台灣為主角,對應很多原本覺得只是來台灣歇腳的人,選擇自我放逐成為異鄉人,被稱為台灣失根的一代,或成為落地生根的「本地人」。
秀美老師的分享讓我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想像得到一些打開,因為在社區工作的經驗中,關於歷史或是所謂「真相」「過去到底發生甚麼事」總是充滿歧異和縫隙,當文字有了一個一錘定音的效果,握有發言權的人往往就會將事實寫死,而且大家很愛說自己的才是對的。比方我曾經在某個學者口中說,他從日本文獻中探索得到某個排灣族部落其實是魯凱族的確鑿證據,他所談論的是我生活滿長一段時間且自認極為熟知的部落,我未曾在那個部落中感受過他們任何「不排灣」或者「像魯凱」的顯像或言說,但當代越來越多部落知識傳承的名門望族喜歡一錘定音的「還原真相」式的去說或寫族群歷史,我覺得疏離且荒謬。秀美老師的研究分享激發了我的好奇,包含這種真相論述的背後,也都有一些文化框架在支撐(如秀美老師所言,在可畏的想像力背後,有甚麼樣的思想真實?)是我所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