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心得【楊智傑老師】∣詩活在這時代的一般性與可能性

主講人∣ 楊智傑老師
講題∣ 詩活在這時代的一般性與可能性
主持人∣ 劉秀美老師
日期∣ 2023.04.18
地點∣ 人社一館第二講堂

【演講心得∣蔡宜芬】

1977年,美國NASA投放一張光碟片至太空中,裡頭收錄了地球上,55種語言的「你好」,期待光碟片被他種有智慧的群體攔截,期待人類的聲音被全宇宙聽見。

2007年,一名藝術家 Katie Paterson ,將貝多芬的月光宙奏鳴曲樂譜轉譯成摩斯密碼,發送至月球,透過月面反彈的技術(Earth-Moon-Earth)獲得月球的回音,Katie Paterson再把月球發回的訊息放入全自動鋼琴裡,讓月球與地球一同鳴奏音樂。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坂本龍一透過一台被海嘯侵蝕過的鋼琴彈奏,將大海校正過的音準傳至災民耳裡。

以上三個例子,楊智傑老師分別以「人類創造作品,希望被自然聽見」、「人類創作作品,讓自然參與修改」、「人類提供工具,讓自然創造作品」做註解。

三個例子依序聽下來,我覺得人類思考自身與自然的關係,漸漸走往去自我中心化,會有漸進改變,除了自然環境的附載量以外,也許與數位科技的發展有關係。

作為一位身在2023年的詩人,老師談及自己如何試用ChatGDP做詩,以各種不同角度的指令去測試AI機器人的詩風。結果,老師只能以陳腔濫調來給機器人做評。ChatGDP已經被餵養足夠海量的資訊,當使用者詢問他問題,ChatGDP將從廣大資料庫裡找尋適當的資訊,進行分析,快速運算,最終給你一個他認為最妥當的答案,這答案往往是人類普遍共感的最大公約數。

在ChatGDP剛出現時,我也試著請他寫小說,或是將自己寫的小說段落,丟上去請他閱讀並接寫,就這麼玩了一整個晚上,最終終止在我請他寫出十萬字的小說,接著他就當機了,但我仍然不確定是他,還是我的電腦硬體當掉的。在講座上聽完老師的分享,才意識
到與Ai一起共寫,也可算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創作思維吧,或許未來這將成為一種新的寫作型態,一種新的類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被機器人取代的資訊焦慮每幾年就要來一次,近期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大約五、六年前,人們還在討論十大不被淘汰的職業,其中包括寫作,因為機器人不具有情感與創造力,文科生的優勢來了!過了五年,情勢又逆轉了,人們開始說,
那些越靠資訊與腦袋工作的人都危險囉,反倒越是需要勞力性質的工作,越不會失業。

作為一個身在這個世代的創作者,我真的很認真考慮,去賣水餃。


【演講心得∣吳宜鈴】

本次講座楊智傑老師以現在流行的AI聊天程式ChatGPT來談論詩是如何在這樣的時代產生意義。在講座中,他以自己和ChatGPT之間的聊天作為實驗,為chatgpt定下主題、要求,並逐一提出更進階的調校,讓ChatGPTt完成一首「完整」的詩。

然而在ChatGPT出現之前,在中國就曾有「小冰寫詩」。小冰同樣是AI產物,但研發者讓它學習上百位中國詩人的作品,風格,進而讓小冰創作出一本「詩集」。在當時就不斷有人在討論,小冰寫的詩,算是詩嗎?如今幾年過去,ChatGPT比當時的小冰更加進步,而透過楊智傑老師的分享,可以知道ChatGPT產生的創作使用了高比例的抽象用詞,但過度飽滿,在結構上擁有機率模型,因此缺乏結構意識,使得即便將其中段落調換順序也不會影響脈絡。到這裡我不禁思考,這樣的創作,能算是創作嗎?
而這樣的詩,算是詩嗎?

我想,ChatGPT為我們這個時代所帶來的寫作啟示,最重要的在於經驗。ChatGPT確實可以比人類擁有更龐大的資料庫,這些數據可以替它快速地生產出,在既有的結構模式中,套入符合文意的詞彙,便可大量生成,但這其中ChatGPT無法取代也無法做到的,或許就是其中的經驗。我想詩之所以迷人的一點,在於其中的朦朧,那朦朧中帶有寫作者的生命經驗、生活體驗,經過洗鍊後轉換為文字,成為意象、成為象徵、成為隱喻,AI同樣擁有這些詞彙庫,但未必能與真實的經驗作為連結,使得意象只僅於過於偏執的象徵或是比喻,沒有更深度的意義。

除了詩以外,我想不同文類也同樣可能面臨這樣的挑戰與質疑,人們或許會開始談論,有了AI以後我們還需要作家嗎?或是AI的創作是不是終將取代我們所信仰的文學?我想不必然,我們之所以需要文學,也之所以創作文學,是正因為我們有話想說,而這些話,不是AI可以輕易取而代之的,我想這同樣或許也是文學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演講心得∣劉清華】

楊智傑老師在講座中分享了不同媒體裡跨領域創作的作品,包括凱蒂·帕特森,坂本龍一的藝術,他們不約而同都把大自然當作為創作元素之一,讓大自然參與創作。老師再從而帶出什麼是詩,在詩中的「自然背景」是什麼?它必然要經過符號化而不是直接挪用。

自然的語言是什麼?與機械又有什麼關係?老師分享了AI的可能與不可能,其中涉及隨機的技術,ChatGPT帶來的創作啟示,從人與AI的差異中看到兩者之間對意象的細節,脈絡的鬆緊之不同。其中AI對失效/無效的語言還是難以掌握。老師亦提到calvino對敘事具有數學運算的思考,寫作是如何把一個文字放在另一個文字後面的事情,人也是文字機器。所以創作者應該做的是與機械不同之處,自我懷疑,自我推翻。

老師也談及了寫作工具對寫作本身的影響,手寫比較能夠看到整個寫作的歷程,將所有版本攤開更能了解自身創作的脈落。


【演講心得∣李冠玟】

這場演講的主要內容是分享他對Chatgpt的嘗試過程,藉由訓練Chatgpt寫詩,並不斷對話進行修改,去思索一個問題:當這樣的人工智慧出現以後,詩人抑或者是文學創作者,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或空間?它又能夠帶給真人創作者什麼?

因此老師展示了許多由Chatgpt寫的詩,以及其視情況去下的各種新指令,而雖然最後證明出來的「Chatgpt有很大的侷限性,詩人仍有生存空間」此一結論,大抵上蠻在意料之內,但詩人願意實際上花時間去驗證它的這件事,以及其驗證過程,都具有蠻大的趣味性。

以講題〈詩活在這時代的一般性與可能性〉而言,我的預想偏向於老師會談論自己在詩壇長期的觀察,或者談詩本身的變化歷程及未來的可能性等等。但比較多的時間是談論上述內容。不過這場講座的前言非常有趣,談到了人、自然及創作,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且這三者的關係會隨著時代變動下去。


【演講心得∣黃堉誠】

講座一開始,講者介紹了世界上最特別的唱片──航海家金唱片,1977年一張金製唱片被發送到外太空,它紀載著各民族語言與歌謠,目的是讓外星人得以得知地球人的存在,我不禁好奇,外星人要如何理解我們的語言呢?

講者拋出一個問題:「作者和詩的關係真的緊密嗎,又是怎麼涉及自然?」便開啟了今天的主題──訓練Chat GPT寫詩。這是一種抽離人本的,就彷彿外星更高智慧的生物去仿造人類的文學。

其中有一首詩我認為特別完美,名叫〈賽博龐克之城〉,將未來世界的賽博龐克科幻感與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融合,呈現一種人類遠古文化繁榮至盡頭時的黃昏末世。

講者用解構主義的方式去分析Chat GPT如何寫詩,卡爾維諾說「寫作就是如何把一個文字放在另一個文字後面。」

每個詞句的連接,是GPT透過大數據分析詩人愛用的詞彙該出現的機率,而這些數據就是人類的大自然。它似乎無法打破枷鎖,會陷於自己的模型中。特色有:命題不岔題、偏好押韻;偏愛使用抽象詞:將事物模糊化,而缺少具體個人經驗;太飽滿,偏執的使用象徵比喻。總之,只能寫出結構式的格律詩。

那我們如何用GPT來幫助寫作?

講者認為是迅速方便的產生虛構經驗,能快速得出自己想要的某種職人生活經歷、或是模仿大作家的口吻。

講者另外使用了「微軟小冰」一款專門訓練來寫華文詩的AI軟體,來與GPT比對,分別訓練10次、500次與10000次,結果500次反而是最有新意的,抽象的適量使用最合宜。
寫詩時,就是意象、聲音、節奏與主題不停磨合後,無限趨近於「非如此不可」,我們人類使用技藝與工具(比如鍵盤 Word、圖片、搜尋引擎)來創作,詩人也還在持續發展,AI便是一個新的工具。人類如果想擺脫集體限制,講者認為我們可以嘗試:

一、用新的經驗去摧毀普遍性。
二、突破可預測性。
以此與AI作為最大的劃分。


【演講心得∣張嘉儀】

在講座中,老師提到人類創造作品,希望被自然聽見,讓自然參與修改。一件創作跟作者的關係,可以跟作者的連結不合一。老師給我們舉例了很多AI寫出來的詩,我們也現場試用了AI寫詩,非常有趣。AI出來的詩有環境,例如:閃爍、霓虹,運用了很多數據結合。它是透過一個字一個字的生產出來的。會有很多限制,例如AI不會考慮到人的聲音、節奏,無法突破可預測性,也無法用新的經驗去摧毀普遍性。它有意識用很多較抽象的詞彙。它會用高比例的抽象用詞,因為它的訓練是抽象出來的。但是寫詩是將異質事件模糊化,相互抵銷的過程,過度飽滿缺乏結構意識。AI就會試圖在每一處最大化傳達力(過度用力),變得沒有亮點,沒法產生現實生活經驗或一些意外的突破,即使產生,也沒法賦予意義。但它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不岔題,意象連結緊密,有時也會考慮押韻。現代詩應處於不有效,但也不失效的邊界。老師也提到初學者寫的詩會很容易寫得像AI,因為會刻意抽象、優美、工整。

過程中我嘗試用AI去生成小說或文章,發現AI是沒有辦法寫出某些情感,它的東西會很看得出來是機器所寫的工整。因為它可能是以網上空間所有既存文本,800億個網頁(包括新聞、wiki、社群公開平台等),某種集體心智的創作。但寫作是個人的創作。老師給我們的分享讓大家對寫詩有更多了解以及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再作練習跟進步,是非常值得聽的演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