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游宗蓉老師】∣ 所抒何情,如何抒情--古典戲曲的“劇”與“詩”
主講人∣游宗蓉老師
講題∣所抒何情,如何抒情--古典戲曲的“劇”與“詩”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4.30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心得∣王治澤】
在聽宗蓉老師的講座期間,內容順勢勾起了大學三年級時元明清文學史寫過的一篇短論,處理了唐宋以來所謂「高雅」文學的詩文走到元代發展出的「元散曲」,承襲但又發展出了它具有民間性的敘事。元散曲較偏激一點來說,代表了詩文為代表的上層文學的逐漸沒落,而小說、戲曲為代表的世俗文學逐漸壯大,元散曲可以說是詩體詞體的解放和發展的結果,又或是處在與詩詞的某種對立面。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市),女真、契丹、色目等人族共生,成為多民族雜居,經濟貿繁榮,貿易暢達,處處的勾欄瓦舍,講唱著他們的聲音。知識分子唯一出路的科舉制度的廢黜,仕路的落魄,又多是南宋遺民(即第四等「南人」——蒙古人設「四等人制」,)難以翻身往上,有了與庶民生活接近的機會,開始接收汲取學習模仿外音,轉向通俗文學的創作,進而也造就了元曲音律的獨有。儘管老師的例子,多以「雜劇」為例,但整場講座下來,雜劇的民間敘事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是相同的。一齣戲看似演繹他人角色之情,但卻是詩人(或作者本身)不得或不遇的情感抒發,即使表現形式的不同,但不乏從襲前面詩文的借火——它以「劇」為本,以「行動抒情」,以「敘事抒情」,觸發情節高潮與抒情的高潮。
講題∣所抒何情,如何抒情--古典戲曲的“劇”與“詩”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4.30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心得∣王治澤】
在聽宗蓉老師的講座期間,內容順勢勾起了大學三年級時元明清文學史寫過的一篇短論,處理了唐宋以來所謂「高雅」文學的詩文走到元代發展出的「元散曲」,承襲但又發展出了它具有民間性的敘事。元散曲較偏激一點來說,代表了詩文為代表的上層文學的逐漸沒落,而小說、戲曲為代表的世俗文學逐漸壯大,元散曲可以說是詩體詞體的解放和發展的結果,又或是處在與詩詞的某種對立面。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市),女真、契丹、色目等人族共生,成為多民族雜居,經濟貿繁榮,貿易暢達,處處的勾欄瓦舍,講唱著他們的聲音。知識分子唯一出路的科舉制度的廢黜,仕路的落魄,又多是南宋遺民(即第四等「南人」——蒙古人設「四等人制」,)難以翻身往上,有了與庶民生活接近的機會,開始接收汲取學習模仿外音,轉向通俗文學的創作,進而也造就了元曲音律的獨有。儘管老師的例子,多以「雜劇」為例,但整場講座下來,雜劇的民間敘事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是相同的。一齣戲看似演繹他人角色之情,但卻是詩人(或作者本身)不得或不遇的情感抒發,即使表現形式的不同,但不乏從襲前面詩文的借火——它以「劇」為本,以「行動抒情」,以「敘事抒情」,觸發情節高潮與抒情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