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心得【2022楊牧文學青年論壇】

活動∣ 2022楊牧文學青年論壇
日期∣ 2022.03.10
地點∣ 原民院國際會議廳

【演講心得∣陳宜暄】

這是一場文學的盛宴,在文學上對我有所幫助的人都匯集到了此處。大學的時候曾幸運的修過義芝老師的現代詩開啟了我對詩的興趣,而叔夏則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散文家,如果沒有讀到叔夏的文字,我想我不會開始有走上創作這條路的意識。神奇的是,我們在此相遇是為了共同探究楊牧老師留下的作品,而且這些人都像我此時此刻一樣,呼吸過花蓮的空氣,踩過花蓮的黏人的土。也在這個場合榮幸的聽到了楊宗翰老師探討了關於楊牧身為編輯者的立意與成就,這是我在修楊牧文學研究時曾經好奇過的一個面向,楊牧老師身為詩人、翻譯家、散文家、文學批評家等等,在編輯上面的工作默默耕作,很少有人探究、整理他編輯出版的過程和背後的脈絡。

同時,楊牧青年文學論壇也包含了楊牧詩獎的頒獎典禮,我喜愛的詩人曹疏影全家也在場,聽她發表得獎感言我竟也是感動不已,從《金雪》開始就喜歡她介在散文和詩之間的語言質地,而這次《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更是把那種看似輕盈小巧背後的狠勁暴烈順著氣流淌出來了,我在與會之前不知她會來到現場,因此當下真的拚命忍住了上前搭話的衝動,只能藉著茶會時刻和她的小朋友爭奪茶點罷了。


【演講心得∣葉相君】

論文題目:〈從「葉珊」到「楊牧」:現代抒情傳統中的作者及其應答〉
論文發表人:劉淑貞;特約討論人:陳義芝

劉淑貞,也就是言叔夏。她將楊牧的寫作分為幾個時期,從1972年筆名由「葉珊」改為「楊牧」,象徵告別童年,之後楊牧1977年的作品〈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奠定了浪漫主義基調。北美時期,在15封「給濟慈的信」裡言叔夏特別提到楊牧〈最後的狩獵〉篇章,楊牧所展現的抒情自我。柏克萊時期,楊牧隨陳世驤先生修讀博士學位,與郭松棻和李渝結識,他開始思索一個現代性問題,也就是「我是誰?」,而詩集《傳說》(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正是葉珊的轉化。期間,楊牧完成了〈延陵季子掛劍〉等佳作,其詩構成對古典的變造,將自我戲劇化,其散文回歸「本真」的自我。

陳義芝提到,1970年前後,也就是楊牧轉變的時刻,當時正發生的越戰與保釣事件,也連帶影響了文學史事件,透過重新發明與傳統產生意義。「詩」與「士」同為君子,讓他想起孔子與范仲淹。「一日不可廢者,詩人之筆也。」,而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則提醒「詩人應有所秉持……。」,楊牧性格裡的敦厚、善良與結合歷史意識形成的抱負,形塑了他個體的抒情浪漫。

論文題目:〈詩人楊牧編輯成果前期探析〉
論文發表人:楊宗翰;特約討論人:李時雍

楊宗翰說明1976年楊牧與花蓮高中同學葉步榮,加上詩人瘂弦以及沈燕士成立「洪範書店」。楊牧本名王靖獻,曾編輯東海大學的《東風雜誌》與花蓮的《更生日報》,楊牧的生命歷經了少年時期、赴美時期與返臺時期,而楊牧更曾擔任許多報章雜誌「守門人」的角色,最後更自編詩集出版。

五四以來文學必須傳播,而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又因各方看法不同,而產生不同定義。前者是文化上的啟蒙,後者則是政治上的救亡,若說前者是崇洋、舊民主與資產階級,那麼後者則是愛國、新民主與無產階級。這是對於文化與思想傳播上重要的分水嶺。

論文題目:〈獻給母親之書——重探楊牧《奇萊前書》的世代性與時代性〉
論文發表人:陳允文;特約討論人:余欣娟

楊牧生於日治末期,在當時的身分為日治本省人,1937年皇民化運動實施的日語教育,再加上戰後的中文世代,形成了楊牧教養的血統。楊牧生於1940年,陳芳明生於1947年,日本天皇向日本國民宣讀《終戰詔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的象徵,在臺灣的人民對於戰爭、語言與認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日本人的撤離影響了空間,也就是戰後的花蓮,明明是異/敵國,臺灣人卻習慣用日語彼此問候,以至於楊牧的作品裡連續,並且不斷追溯他的童年經驗。

論文題目:〈望向世界裡的南方:楊牧作品裡的南方想像〉
論文發表人:詹閔旭;特約討論人:簡文志

北方與南方是一種相對的位置,例如1964年楊牧赴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而臺灣本土於是變成了南方。楊牧在詩作〈時光命題〉裡有一句「送你航向拜占庭」,其中隱含了樂土的意象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