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芒劇團介紹

        秋野芒劇團於公元2000年成立。成立以來,持續推廣東部校園戲劇和劇場教育,透過每學期的戲劇獨立製作以及各類劇場藝術課程活動,帶給學生們難忘的劇場經驗與學習過程,作品的呈現也讓更多人能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戲劇,親身體驗舞台劇的魅力。

       劇團每學期的演出由師生共同發想、製作,在補助經費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妥善利用每一分資源,試圖運用出各種製作方法,克服表演場地與設備的限制,成員們彼此分擔大大小小的工作,順利完成每一次的演出。相較於擁有豐富資源的藝術院校與專業劇團,秋野芒透過實際的戲劇製作,鼓勵學生建立積極學習的精神和團結互助的觀念。在製作過程中促使學生靈活思考、珍惜資源,學習團隊合作、培養出堅持到底、勇於面對困難的態度。

       國立東華大學是位於東部地區的學術重鎮,同時也是刺激藝文風氣的據點之一。以大學為出發點,平易近人的學生劇團,歡迎所有人入場觀看。劇團活動除了提供教育學習的機會,豐富了東部地區的藝文風貌,更加深了大學與地區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互動關係。

一場戲劇的發生,對學生而言,是對劇場藝術熱情的展現、是自我成長的歷練,也是以行動來表示對這片土地的回饋與支持。對民眾而言,是體驗藝術的時刻,是與感動相遇的契機。許多不相識的生命因戲劇而結合、互相激盪著。

■成立

    秋野芒劇團前身為東華大學中文系戲劇小組,由東華中文系許子漢教授於公元2000年創團成立。後為提昇製作水準並擴大影響,於2007年正式轉型為「秋野芒」劇團,朝成為花蓮地區劇團,推廣劇場教育的目標邁進。

劇團成立初期在沒有任何資源挹注的情況下,每週固定聚會一次,進行劇場相關課程,包括表演、舞台技術、劇作賞析、編導等等,每學期並舉行公演。發展至今,聚會和課程仍定期進行,十多次的演出活動也獲得東部民眾及師生不少好評。

■活動

除了每週的固定聚會之外,劇團也不定期舉辦戲劇相關的研習、演講或參訪活動。88學年度暑假,在本校舉辦為期一週的肢體訓練營;92學年度下學期舉辦演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的副主任柯思仁教授主講新加坡的劇場現況及其自身的創作經驗;93學年度上學期,由劇場工作者楊再熙、陳瓊珠、李立菁等主講舞台設計、燈光技術、及劇團行政;97學年度李國修於本校主講其人生與戲劇創作的經驗。

參訪方面,從92學年度至97學年度,多次至台北藝術大學觀賞該校戲劇系與劇設系的學期製作與畢業製作:《航向愛情海》、《越來越難集中精神》、《暴風雨》、《一口箱子》、《浮士德》、《傻瓜村》等等,並進行劇場與後台導覽,瞭解其製作過程與舞台設計概念。

    9799學年度暑假,劇團協辦學校「劇場藝術」課程。此課程邀請資深劇場工作者如徐華謙、梅若穎、楊金源、李建常、王俐文、林宗南、江佶洋、陳昭郡、楊再熙等老師擔任專業師資,將學員們分為表導演、燈光音效、舞台、服裝、舞監行政等各組,採密集方式進行緊湊而完整的授課和劇場製作過程,提供完整的劇場環境,依照學生興趣深入學習。學員們必須在為期一周的課程結束前,以有限的時間與經費完成排練與製作後進行演出,是國內少見的難度甚高,且強調實作與團隊合作的戲劇課程。歷次成果呈現如97學年度的《圓環物語》、98學年度的《傻瓜村》與99學年度的《出氣筒》於東華大學演藝廳演出,皆獲得外界好評。

    此課程透過跨校、跨領域、跨劇團(山東野劇團)的合作,得以順利完成,秋野芒劇團負責協助學校行政的事前籌備與接洽等相關事宜。

■演出

2000年開始,劇團持續每學期進行公演。十年間以克難簡易的製作方式進行十多次演出活動,甚而一度到花蓮文化局演出,獲得不少迴響。劇團妥善利用校內各種表演場地和資源,嘗試許多不同的概念與方法,持續製作出各種類型的戲劇。

劇團的演出戲劇類型包含各種面向,包括悲劇、喜劇、寫實劇和實驗劇;演出場地從傳統鏡框式舞台到展示廳到陽台、露天廣場等戶外場所都曾順利演出;劇本從西方和國內劇作家原著或經劇團改編的名作,到師生的原創作品,甚至有成員集體即興創作,改編其他類型文本而成的小品演出。

    除了定期公演之外,劇團也應邀配合其他活動演出,如200212 3 日的第三屆東華文學獎頒獎典禮、200312月第四屆東華文學獎頒獎典禮,小組皆在典禮中演出得獎或入圍的散文作品。200610月,小組則在系慶活動中演出許子漢老師編劇的作品《座談會二》。

20091025日晚間7點,秋野芒劇團於東華大學演藝廳演出改編自Chalotte Perkins Stenson Gilman的小說「黃色壁紙」。這次演出是劇團十分特別的一次經驗,除了由團員和老師共同寫出一個新的劇本外,劇目風格也嘗試以沉重的批判,揭露不同時代的女性共同遭遇的悲慘命運。雖是初次嘗試,但演出整體仍獲得不少好評。

累積了十年的經驗,活用有限的場地與資源,秋野芒劇團至今仍持續進行劇場課程與公演製作,推動東部戲劇風氣與劇場教育的步伐還會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