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謝旺霖老師、解昆樺老師】|詩的軌跡——談楊牧手稿

主講人∣ 謝旺霖老師、解昆樺老師
講題∣ 詩的軌跡——談楊牧手稿
主持人∣ 魏貽君老師
日期∣ 2023.12.14
地點∣ 花師教育學院階梯教室C128

【演講心得∣吳沛璇】

最近讀到了楊牧老師的〈時空之外〉,裡面寫:「從神詮的層次言,詩人創作的時氣感或從大自然季候變化的現實風景來,或自文本來,並無不同,其效果對他的詩的完成應該是一樣的。蓋文本曾經就是大自然風景的真實記載;惟其如此,詩人追求的時空就是無限,煙翳縹緲,訴諸具體的形象,付託給文字。」演講時,兩位老師提到,所謂詩學家的表現應該是要和詩人有相同的敏銳度,楊牧是心中已對詩有形象才去創作,是有大綱和策略的。這點在楊牧老師的散文中也可見得,詩人所追求的事物是能被修整後形塑成文字的,而非毫無根據、一蹴而就。

很喜歡兩位老師提到,在楊牧老師的手稿中可以看到有許多修改的痕跡,被改掉的地方可能很重要,但不改的地方或許又是因為要支撐著哪部分的開展。在修改作品文字的時候,時常會想起以前賈島在糾結是要寫「僧敲月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諸如此類在細微處猶豫推敲的事,通常都會在出版成冊後消失,不會有人知道在這句話的背後是有多少個備選與競爭者在挑戰如何能最好地傳達創作者的詩意,這些都是被隱藏在作品底下的。可見到手稿的時刻能夠感覺到作為一個寫作者,一個如此認真的寫作者,他是思考了多少才去將文字凝鍊成形。或許這是手寫的浪漫,能夠留有更多的痕跡,一筆一畫,雖然講者開玩笑地說眼睛會累,但能夠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他是發自內心地喜愛這些文字,這些被理解、被判讀,或是潦草需要揣摩的文字。

演講時特別有感的一句話是,「沒有不經意的文字,沒有理所當然,每個字放在正確的位置就會有聲音。」寫作沒有理所當然,沒有真的毫無根據的字詞,這些種種都是我們成長背景所涵蓋的記憶,都是我們曾經讀過、研究過、經歷過的所謂文學性,出自自然也好、出自書籍也好,一如〈時空之外〉所言,這些並無不同,文字本就曾經是對這個世界的真實記載,本就是發自於心的東西,而這些話語被細細地雕刻、被謹慎地排列,最後到了對它們來說最恰好的位置,聲音就會從冰冷的字詞中出現。

世界上有天才嗎?我想,真正的天才應當是在努力上具有才華的人,他們甘心在所學上付出努力,虔誠地研究、試探,最後尋著自己的道路與真理,他們的努力是在才能之上的,成為一種新的才能。楊牧老師是如此,兩位講者也是如此,這條關於詩的軌跡應當會串起更多願意投身詩學的人吧。


【演講心得∣何承勳】

謝旺霖老師擔任過楊牧老師十多年的助手,楊牧老師剛過世時,有前幾個月大家都避談這件事,直到有天師母聯絡謝旺霖老師委託整理楊牧遺稿,楊牧老師在台北和西雅圖都還留有大量稿件,光是一二稿便整理了8000多頁,可以見詩人生命中多少時光都花費在了寫作上,又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將文稿分類。

在「必勝日記」裡,可以看到楊牧十八歲時便立志成為一個詩人,這本筆記本裡楊牧自己寫詩、編碼,儼然是自己「寫」出一部詩集。楊牧在東海大學的時候,很喜歡浪漫派詩人,尤其濟慈,便著手翻譯濟慈的長詩。楊牧大學畢業後到了美國愛荷華、柏克萊,透過此時期留下的學習筆記看,詩人不僅手抄中英文的詩稿,筆記中紀錄的也是西方美學傳統的傳承。

楊牧寫詩時不僅會擬大綱,還有作詩的策略,也會為作品主題做背景調查。楊牧很喜歡讀報紙,還會自己製作剪報(詩人也有報社的偏好)。楊牧也蒐集了感興趣的有關台灣的人事物,雖不是所有主題都有完稿,但楊牧為〈五妃廟〉等文編輯了詳細的幕次。楊牧做論述文的時候,原稿上也是充滿了修改的痕跡。

楊牧在翻譯〈甲溫與綠騎俠〉一文時,在如何翻譯標題上再再斟酌,從這邊可以看到詩人在用字上的細心,沒有一個文字是理所當然的,這樣才能慢慢接近一首詩的完成。


【演講心得∣陳怡君】'

楊牧老師與東華大學的羈絆十分深遠,這次有幸能在講座中耳聞當年楊牧老師的風采。

楊牧十八歲便立志成為詩人,將寫出的詩編成目錄,不求出版,只是因為想寫而寫。對於現今而言,文學獎的盛行,使得寫作者有更多機會與管道,讓自己的文章得以面世,文學獎成為吊在寫作者面前的蘿蔔,無論是為了獎金、知名度又或是為了肯定自我,寫作者的創作慾望能夠透過文學獎抒發。若是文學獎消失,又會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不一定能夠出版、也許並不會有人閱讀自己文章的前提而寫作呢?對於楊牧而言便是如此,他寫詩只是為了自我對文學的追求,並不在意能否出版。

楊牧十分追求詩的形、音、義,他寫詩並非一氣呵成,而是會擬出大綱,找尋文字最適切的位置,看似不經意卻千錘百鍊,這也是我相當敬佩的地方。經過修習現代詩課程的訓練,我方能將詩寫出雛形,而楊牧老師全靠著自身的摸索,自成一套見解,引領後世爭相學習。
然而楊牧老師的成就也不止在寫作方面,在講者提出自己想要專心創作而放棄學業時,楊牧老師憤而怒斥,提出有什麼寫作者是能專職寫作的反問。楊牧除了寫作,還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寫作貫穿其人生的一部份,而非全部,老師的學術研究與寫作班的開設亦是對後世貢獻甚多。

待老師逝世後,整理出的手稿,達八千餘頁,這些甚至並非為老師所有的稿件。自少年時便知道自己對寫作的慾望,就此筆耕不輟,數十年來的積累,影響後世無數詩人,楊牧老師的生命厚度,如稿件,如巨樹,詩學的根芽繁茂生長,啟蒙後代年輕寫作者,雖老師已然逝世,其詩學與故事,仍透過代代相傳與仿擬,流傳不止。


【演講心得∣劉筱晗】

楊牧於2020年逝世,享壽80歲。他被譽為台灣國寶級的詩人,更與花蓮有著深厚的淵源。今天的第一位講者謝旺霖師承楊牧10年之久,曾經在東華攻讀一年博士學位,後來因為楊牧老師得病而決定放棄研讀博士學位。楊牧逝世後,謝旺霖到西雅圖花了整整兩個半月,整理楊牧遺留在那裡的手稿,其中包括散文、詩、評論等等,共8000多張。在謝旺霖的分享中,可以得知他於楊牧之間深厚的情感,他不斷藉著楊牧18歲的「必勝日記」提醒我們要對創作保有熱忱,也要學習楊牧勤懇的學習態度。透過楊牧的日記、筆記以及詩作手稿,我們能夠一窺一位知名詩人創作的歷程。解昆樺則聚焦在〈熱蘭遮城〉這一首詩的手稿,為我們詮釋楊牧在創作時可能的想法,以及手稿中所留下的記憶與技術,著也是作家將一個作品雕刻成形的過程。在刪刪改改、字跡模糊的手稿中,我們不只看到了一首詩的完成,還看到了作家的性格、他對知識的轉化以及藝術的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