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紀錄【2022楊牧文學青年論壇】∣《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

主講人∣陳夏民
講題∣楊牧文學青年論壇《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
與談人∣吳冠宏老師、楊植喬老師
日期∣ 2022.03.10
地點∣ 原民院國際會議廳

【演講紀錄∣劉大芸】

假如潮水不斷以記憶的速度
我以同樣的心,假如潮水曾經
曾經在我們分離的日與夜
將故事完完整整講過一遍了
迴旋的曲律,纏綿的
論述,生死俯仰
一種迢迢趕赴的姿勢
在持續轉涼的海面上
如白鳥飛越船行殘留的痕跡
深入季節微弱的氣息
假如潮水曾經
我以同樣的心
──楊牧〈故事〉

緣起|陳夏民

「想退休了。」
「我們都還要妳帶著我們研究楊牧作品,妳這麼年輕就退休,退休了要忙些什麼?」
「編輯一套楊牧評論彙編叢書,建構楊牧書房的數位平台,還有喔!註釋楊牧的詩,讓更多人能理解楊牧。」
陳夏民總編輯在投影片上展示了這段對話,對話來自須文蔚教授和曾珍珍教授都還在東華任教時一次在研究室外的偶遇。《同樣的心》的出版由須文蔚教授促成,陳夏民則想起自己也曾和曾珍珍教授有類似的對話,當時她提及退休後的計畫則是翻譯美國作家的作品。曾珍珍教授對文學是那麼有熱情,不只是楊牧學,本身也是很厲害的創作者。
陳夏民回想起自己在東華英美系和創英所和曾珍珍老師的回憶,曾老師成立創英所後有很多作品,如《眾神的停車位》、《風流》、《偷窺》、《新地文學》……2018年出版的《最後一堂創作課》則是在李永平教授的告別式上,曾珍珍老師召集學生們寫一本懷念李教授的書:「不要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章,我們都是創作者,就好好用作品紀念老師」。
書未成,曾老師也逝世了,這本書於是變成懷念兩位老師的作品。陳夏民將兩位老師的作品擺在最後,就好像撥穗儀式,象徵著畢業。《同樣的心》這本書收集了曾珍珍教授的楊牧研究,分成四個篇章──楊牧生態詩學、楊牧與西方、楊牧對話及賞讀楊牧──是一本同時紀念楊牧老師及曾珍珍老師的書。
「或許曾老師還沒有離開,因為我們都還沒有定論。」

東方與西方的詩藝交流|楊植喬

「對於楊牧,我一開始想說自己像是盲人摸象,後來想想可能連盲人也稱不上,只能說是一隻盲蟻摸象。」楊植喬教授以這段話開場,「是透過閱讀這本書,跟著曾老師的引導,從片面開啟、全面展開,才慢慢開始認識楊牧。」
生態楊牧
關於《同樣的心》第一篇〈楊牧生態詩學〉,楊植喬教授表示:「曾老師以生態切入,重新詮釋楊牧作品」。
歷史不容許血淚的故事重演
他們動人的戲必須告一段落
在天黑以前,這時我又聽到
兵營裡一隻黃昏的號角
遠遠地蓋過了不安的海潮
──楊牧〈從沙灘上回來〉
對於這首詩,曾珍珍老師說:「海潮的不安,詩人已經知道了」。楊牧自己則說:「詩果真是生態的命名」。
楊牧的作品可分為「萌芽期」、「生成期」、「成熟期」及「解構期」,在內容上則是「從環境到生物」、「從生物到人類」、「從生態到哲學」。曾珍珍教授也提出了楊牧文學中的四大母題:一、以開創性的命名者自居(其一為用生態意象投射生命「本原」,其二為「原初場景」);二、年輪;三、星圖;四、魚類的洄游。
「草木蟲魚獸進入人的感知世界,成為人書寫的媒介」楊牧曾說。看起來最稀鬆平常、最原始的東西,反而是最有深意的東西。
譯者楊牧
「一個人學會外文到了某種精通的程度,就自然會想要嘗試翻譯。」關於翻譯,楊牧這麼說。
身為英美系系主任,楊植喬教授接著花了大量的篇幅,以自身的專業帶我們看《同樣的心》中東方與西方的詩藝交流。

楊植喬教授以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舉例,大部分的人都會注重在意義與內容上的翻譯,然而很少人注重到聲音的翻譯。聲音在英詩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首詩的押韻(壓首韻),以及楊牧將Linnet譯成朱頂雀而非紅雀、Peace譯成和平而非安寧、Gyre譯成環鏇而非迴旋……楊牧不拘泥於字義上的翻譯,更在意文字的調性和神韻,譯出了詩的靈魂。
「詩無定律,譯詩亦然」楊牧這麼說,「譯者應當一個千面人而非性格演員。」曾珍珍老師則說:「楊牧同時是千面人也是性格演員。」
英雄回家
楊植喬教授談起在楊牧老師回到花蓮教書後和曾老師的對話,楊牧老師說自己做研究「從中古做起,別人多數做現代或十八、十九世紀。我偷偷地給自己一個期許,一個野心,想要起這些字於僵死。」楊植喬教授對此心有戚戚焉,自己曾犧牲修習曾珍珍老師的課的機會而去修習十六世紀文學。
楊植喬為書中的精彩對話而折服,當王文興與楊牧談論起詩詞,針鋒相對也好、互相同意也好,峰迴路轉、精采絕倫。在這場對話中楊牧提到中國文學較多個人抒發,西方文學作者喜歡假扮他人,「我覺得這是從抒情詩的形式,步入敘事詩的境界,快要到達大規模的戲劇的層次,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學者同詩人的遺音絕響|吳冠宏

「那天我就在現場。」吳冠宏教授接續楊植喬教授的結語,談及2002年03月09日王文興與楊牧的對談,「那天的感覺化身在文字中,跟中文學者談詩非常不一樣。」
遺音絕響
談及曾珍珍老師及楊牧老師的離世,吳冠宏教授難掩激動。曾珍珍老師跌倒驟逝當天,吳教授還以為曾老師只是因為忙碌所以沒有出席課堂。「我直到現在都還非常遺憾,如果我當時可以雞婆一點、可以打個電話,會不會老師就不會離開了。」而在2020年三月疫情剛剛開始時接到楊牧老師離世的噩耗,「感覺天崩地裂,我們實在太需要楊牧了。」
在短短兩年的期間失去這兩位老師,這樣的雙重因緣使吳教授對這本書有很深的情感,甚至超越對書的感想。他想讓大家更瞭解這兩個人。「那天晚上和我一起守候在曾老師家門口的鄰居們,他們都應該拿到一本《同樣的心》。那些時常想念起曾老師、曾老師常出現在他們心中的人,也都應該拿到一本《同樣的心》。」
曾珍珍老師對吳教授來說就像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姊姊,吳教授在曾老師身上學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兩人也曾臨危受命、共同為了整合英美系在行政上努力。曾老師講話迂迴、徘徊迴盪,往往開會時會見到其他委員拿出自己的資料來看,然而聽曾珍珍老師說話對吳教授來說是很大的享受,曾老師看似超出議題之外,其實是在更廣闊的思想維度上回應主題。

「老師不是教我們要駛向哪裡,而是在原地,老師就教我們要如何飛。」在曾珍珍教授的告別式上,一位曾老師的學生這麼說。
知音難遇
曾珍珍是楊牧的知音。
曾珍珍老師跟楊牧老師的對話擁有相互敞開的寬廣格局,「以對話的方式來接近真理。」曾老師是高明的訪問者,能使答問出奇不意、處處有珠璣。從一個話題談到另一個話題、一個面向切入另一個面向,有平實的應答,也有對真理的回應。曾珍珍是最懂楊牧的人,她生活在楊牧的宇宙、楊牧的世界、楊牧的文學觀裡。她沒有人能像曾珍珍一樣訪問楊牧,沒有人能像曾珍珍一樣理解楊牧。
楊牧的文學觀既宇宙又本土,不受限於地域卻又關懷鄉土。從歷史到神話結構,從東方到西方,從過去到未來。楊牧的文學既是定格又是突破,所謂思無邪是風格的問題,向源頭取水、向生活現場取水、向民間取水,既有鋒芒又溫柔敦厚。溫柔敦厚即是在進取與謙讓間拿捏得宜,平而不平。
曾珍珍與楊牧皆有深厚的外文背景,他們談論中國詩詞的方式是一創舉。不同於過去東方學者思維的單一向度,為中文詩詞的解釋開拓了多向度的思考。曾老師詮釋楊牧的方式也不同於現在的論文,充滿了創造性和想像,是對文學之夢的追尋。
「三十歲時,我寫詩就很老練了。」楊牧曾這麼評價自己,然而他仍不斷顛覆自己,在「老練」中尋找變化,吳冠宏教授說:「縫隙即是我們可以不斷鑽研的地方。」
「讀書是詩人對人性最高的禮讚。」演講的最後,吳冠宏教授叫我們多去圖書館。《共同的心》是這兩位前輩在人生現場的落幕、是動人的熄燈,同時也是對未來波瀾壯闊的召喚。

結語|陳夏民

楊牧老師以詩再現原初,我們從他身上看到詩人從邊緣逼向中心的壯志。更是置身於世界文壇網絡中,台灣文學相對於大陸文學的歷史定位。而曾珍珍老師文如其人,是一座橋。不管是扮演著學校和學生的橋樑,還是文學此端與彼端的橋樑。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開始思考,做一座橋,把自己的知識傳遞出去,有人將因此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