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翁文嫻老師】∣從《詩經》賦比興,看現代詩前衛句法

主講人∣ 翁文嫻老師
講題∣ 從《詩經》賦比興,看現代詩前衛句法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6.17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心得∣宜珮汶】

從國中、高中,甚至到大學都不約而同接觸到《詩經》,然而隨著每一個階段的經歷和裝備知識有所不同,對《詩經》的理解也跟著不斷翻新。只是沒想到這一次在翁文嫻老師的演講上,又再一次對這個非常熟悉的文本萌發全新的想像跟理解。

翁文嫻老師從大家所熟悉的「賦、比、興」出發,綜合了許多研究者的詮釋,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詩經》和當代華文文學的關係。接著根據「賦、比、興」分別舉了許多有趣又生動的作品當作例子。我對第一個例子印象尤其深刻,老師非常投入地與我們分享她對《鄭風.褰裳》的理解,聽到老師把「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轉譯成簡潔有力的白話語氣,又情緒飽滿的說出來,立刻被這首詩和老師的魅力感染。如果沒有老師這麼熱情又投入地詮釋,我想自己閱讀的時候大概很難感受到這樣的魅力。

另一個同樣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于堅的〈啤酒瓶蓋〉,聽同學在線上朗讀的時候雖然多少能感受到詩的美,但是當老師開始詮釋的時候,好像忽然又被開啟了全新的感官跟想像,眼前的詩像是從一幅靜物畫,漸漸動了起來,色彩也跟著流來流去。這不禁讓我重新開始思考自己詮釋或是吸收作品或這個世界的方式,原來還有好多不同的可能性。而這些種種的可能,似乎都必須奠基於一股純粹的熱忱。後來一邊聽著講座,我腦袋裡一邊忍不住開始思考,為什麼老師接觸文學、詩學這麼久,直到現在談起這些,仍然有這麼飽滿的熱忱,好像從來不覺得厭膩。我想在這場演講裡,我不僅被這些作品的藝術之美撼動,也被老師穿透螢幕流洩出來的那股力量深深鼓舞。


【演講心得∣陳 琳】

老師在講座中以一種特殊的賞析方式帶領我們閱讀作品,將《詩經》與現代詩相連結,並以不同的寫作手法區分詩作。先前對於詩經就有一定的認識,但只停留在民歌、真誠等等粗淺的表層,藉由此次講座,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賦比興的寫作方式,再透過古人的紀錄,能呈現出更為豐富的情緒、深度。

在比的部分,老師選了一首《曹風.蜉蝣》,這首詩中以蜉蝣為喻,描寫心中的憂思轉折。在老師的帶領下,蜉蝣的意象彷彿生動的出現在眼前,蜉蝣細小的羽毛、翅翼,向上撲騰的動作、如雪的麻衣……,在在都讓後續的憂思更為豐富,也更讓讀者感同身受。

而後在現代詩部分老師選了〈門的觸覺〉(一),老師並沒有特別篤定地跟我們說這個門是什麼門,是心中的門,還是人與人相處之間的那扇門,又或者是命運開開關關的門?但透過詩句的鋪墊,以及最終的「象徵著無窮的角,不再相交」如此篤定的宣告,彷彿也可以聽見一種非常鏗鏘、堅硬的口吻,敘述一件逐漸被否定的事情、情緒,而最終畫下句號。

在講座最末,有同學提問關於北島的詩句,有沒有什麼意涵可以解讀,印象很深刻老師那時回答,我就是看到這樣的畫面。這個答案深深的使我震動(也感到驚嚇)。

的確,單純的看到畫面,讓畫面、文字領先,帶領著自己前往詩中,而不是想要強行賦予他一種意涵,或許才能最大程度的去理解作者的想法吧,又或者說其實不理解也沒關係,感到困惑也是可以的。


【演講心得∣楊焯雋】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經》?翁文嫻老師以這樣一個問題開始這場演講。演講的內容就是老師的解答——如果用21世紀的目光看《詩經》,並從《詩經》反推回現代詩。

賦、比、興是詩經的寫作手法。賦是陳述,比是比喻,興是因某事觸發。
老師有在「賦比興」和現代詩的「語言結構」間找到共通之處,「比」和「變形」,「興」和「對應」,「賦」和「敘事」。

其中的一節,老師說明得該人深刻。老師說:「就像心裏有濃烈的,無法言說的感情,他忽然間看到麥克風或是風扇,就拚命寫這個麥克風或是風扇,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寫這個。或許沒有這麼極端,但我當時看到現代詩有這個狀況,有些意象的推進不是經過邏輯推進,而是湧動的情感推動你寫這個。就像山水的景不是畫面配感情,能明所以的感性。」這段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在,現代詩有時候看起來會不明所以,寫些有的沒的,老師把這一點抓出來,然後放回《詩經》脈絡中理解,解釋,再回到詩的本質。
老師說的「賦比興」好像很簡單,但老師有其獨到的說明,讓我們更能看到在這看似簡單的東西背後的深意。

另外一個很深刻的地方在有位同學說她不太懂,演講中提到北島的〈鐘聲〉中:「船隻登陸/在大雪上滑行」這段。老師說,你看不到那個畫面嗎?同學說看到,但就不懂船代表的意義。老師就很直接回答說,不知道,我只看到那個畫面而已。同學說,所以那個不一點有意義。老師說,沒有標準答案的,我們又不是考試。同學和老師的對答很有趣,同時也可以看出「賦比興」這樣的閱讀法看似簡單,但或許我們受限於自己的目光就無法放開地看詩。


【演講心得∣陳愷蓮】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寫作手法與音樂性皆對後世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翁老師在講座中仔細講解了賦、比、興與現代詩的語言結構之間的連結。「比」是「變形」,它們摸索的是一個上帝命名的本質世界;「興」是「對應」,它們是「景」,是情感的形容詞;「賦」與「敘事」,它們是「事」的表面,其中包涵了種種的美學歷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對「興」手法的理解。唐詩要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強調的是情與景的交融;而詩經的「景」,不求交融,求的是「對應」,詩經中的物件沒有優劣之分,將物件擺放在東西旁,便使彼此互相有了意義。我從前一直認為詩經最重要的是音樂性,在詩經中,音樂可以周而復始,透過關鍵字一再的重複,藉此來模擬人類的情感與生命的節奏。老師的演講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詩經的思維,讓我知道語言並非是一種工具或手段,語言結構便是詩的本身。在演講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對「詩」有滿滿的熱忱與愛,老師是真心熱愛「詩」,其精神令人十分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