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 廖咸浩老師
講題∣ 中西比較詩學
主持人∣ 張寶云老師
日期∣ 2022.05.13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演講
【演講心得∣李律昇】
有的時候就是會有一種直感,然後會進化成確信。五七五共十七音構成的俳句讓我著迷不已,巴特曾表示過俳句是最精練的小說。我很受日本俳人如芭蕉、一茶或是梧桐等人的影響,訝異於其能夠在這樣短小的句式中疊加起大量繁複的意象,凝鍊大量的時間後切片,將想言之物完全以另外一種事物來做表達。例如河東碧
梧桐的經典作:
赤い椿白い椿おちにけり—河東碧梧桐
這句下五(最後五個字)所展現的時態曖昧,讓讀這首俳句的人既產生一種茶花正在凋謝的動感,同時又出現一種花朵已經落在地上的靜感。這樣的凋落產生出來的哀傷感相當絕妙,就好像這個空間中僅剩下這樣一叢茶花,而你在幾次眨眼之間,就落下了或,已經落下了。俳句的短小造成閱讀的快速,而在如眨眼般反覆閱讀的過程就好像逐格動畫一樣,花在每一個影格中往下一個影格中移動了,但山茶花在當下這個影格中,卻又是完全不動的。有本攝影書叫做《持續進行的瞬間》,我再看到這個書名時腦袋第一個想法正是:啊,俳句不也是一種「持續進行的瞬間」嗎。
所以當廖咸浩老師在演講中提到伊茲拉龐德的那首著名詩作〈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時,本來昏昏欲睡的我感受到一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的感覺爬上背脊,足以上我從電腦椅子上跳起來。那一時刻我不知道怎樣地,就感覺,龐德一定讀過大量的俳句。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巴特在《明室》中提出攝影跟俳句在本質上是相似的,用巴特的話來說就是:「該寫的都寫了,沒有任何想望或可能,再作修辭上的發揮」。俳句跟相片一樣,都已經是一種瞬間與極限的凝結,就像是一顆很小很小,卻威力十足的炸藥,破壞力是重疊與階乘的,但在書寫上卻是極度削減的。這首龐德的詩我認為就有這樣的意涵在內。龐德曾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日本的俳句與浮世繪。而這首詩,更是龐德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打磨出來的,從三十幾行削切到剩下最精華,重疊,精緻的兩行。然後我在一茶的俳句集中找到了這首:
世の中は地獄の上の花見かな-小林一茶
我覺得這兩首詩,非常,非常的相似。
【演講心得∣李修慧】
廖咸浩的講座可以說是這學期所有講座中(至少我聽到目前為止)最紮實的一堂課,他從班雅明的靈光、一路談到班雅明信奉的馬克思唯物主義,接著談到德勒茲的新物質主義(後人文主義),並告訴我們新物質主意的美學觀,如何稱呼、說明、解析藝術、文學的張力與美感。
在這麼龐雜深奧的內容中,我最有興趣的,是德特茲的新物質主義。我在這學期看了許多博物學家的散文作品,例如Terry Tempest Williams的《沙鷗飛處》、Annie Dillard的《現世》,這類創作者大多涉入自然書寫,他們眼中的自然景象,例如美國大鹽湖、中國黃土高原彷彿都有生命。以我比較熟悉的《沙鷗飛處》來說,作者Terry就將住家附近的大鹽湖、大熊河視為生命的「聖地」,她不只親近、觀察、細寫這些地方的自然景觀,每當情緒低落,走一走大鹽湖,總能讓他安定心神,她甚至像是紀錄一隻豢養的昆蟲一樣,用不同於「大敘事」的微觀方式,捕捉這些地景每天的動態。
一般來說,人世是多數創作者首先著眼的地方,接著可能遍及其他生命體,例如動植物。但自從我來花蓮、有比較多時間好好生活後,我也開始用觀察昆蟲的方式,觀察日常生活中讓我感到有趣的無生命物體:被切開的根莖類食材、浴室的水垢、自己的經血。我可以理解Terry等創作者面對無生命的物體、地景,每天想要細細觀察的那種感覺,但我一直找不到詞彙或理論可以描述這種「對無生命景觀、物體的親暱感」,直到我聽到廖咸浩講解德勒茲的新物質主義。
廖咸浩說,新物質主義認為,物質本身就是「生命」、就是「心靈」,這裡的「生命」、「心靈」不是我們以往理解的人類、動物、植物的那種生命,廖咸浩說,它比較類似中國古典哲學家老子思想中的「道」。新物質主義認為所有物質都有生命、會不斷改變,新物質主義也強調:「本體不是不變的存在,而是變化本身」,並提倡「差異先於本同」。
這些解釋都與《沙鷗飛處》、《現世》中那種對萬事萬物的關注、親近很類似,後來自己查了一些新物質主義的資料,發現新物質主義確實是當代生態批評的路徑之一。雖然這是一門詩學課程(講座後半段,講者也談到新物質主義延伸出的詩觀、美學),但我竟意外在這門課的前導說明中,找到我在散文文本、散文課堂中,一直以來期待的答案。